第二十七章 辩道《老子想尔注》(一)

大道正途 天民思想 1784 字 7个月前

而求真过程中,灵性又十分重要。

灵性,也称为悟性。

我们道家认为:人,天生就有灵性,乃先天灵炁养成!

而天地有灵,我们可以在修道的过程中接纳天地灵炁,以促进我们自身灵炁的发展,从而使得我们的神魂变得强大起来!”

他讲这些,的确有点玄乎!

但就我的理解,也不过犹如我们通过不断的思维训练,能促进我们的智力发展而已。

只是他们思考的往往是关于人与世界之间涉及“道”的一些哲理性的问题,这又确实有些高深!

清风见我似在思考,便又微笑着说道:“当然,关于灵炁方面的修炼,谁也说不得有个准确的方法!有了准确方法的人,恐怕早已成仙了!

我这个说法呢,也就是许多时候要互相探讨,也算教学相长,互有裨益吧!”

然后,他一正色,向我问道:“祖天师写那《老子想尔注》你看了下的噻?感觉如何?”

我连忙回应道:“师父,我只浅表地看了部分,感觉不出啥子玄妙来。只能说说粗略的理解!”

他也不管这些,便说道:“姑且说来听听!”

我便正儿八经地说道:“我观《老子想尔注》,只晓得祖天师是把《道德经》给理解成了个人修炼的书去了!

以老子的身份,岂可能局面如此小?

但这姑且不说,只说于个人修炼方面的道理!

的确,老子对他希望进言的人,是提出了些内在修养方面的要求的!但也不是通篇都是。

不过,道家能以此来自律,的确也算难能可贵的了!纵使没教会别人,也教会自己了嘛!

我只能依祖天师的意思作如下理解:

比如,祖天师解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又不争”。他说:水善能柔弱,像道。去高就下,避实归虚,常润利万物,终不争,故欲令人法则之也。”这算是符合了老子“以柔克刚”、“处下自上”、“生而不害”、“为而不争”等观念的。但老子只是以水的特点来喻“道”而已,并非要“令人法则之”!

接下来他所解说的“(水)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水能受垢辱不洁之物,几像道也。”这就有所偏颇了!

老子并未说过水能受垢辱不洁之物就像道那样的。莫非道会包容一切,而如一潭污水一般么?

不辨好坏地乱包容,哪里符合道嘛?

老子所说水能处人之恶,是指水能自居下位而已!暗喻君主应该“以民为上”,而自居下位,做好“以道治国”,从而得到人们的认可与尊重,达到“处下而自上”的效果。所以才说“水几於道”!

对于水能“居善地,心善渊”。祖天师又解释为“水善得窐空,便居止为渊。渊,深也。与善仁。人当法水,心常乐善仁。”也弄错了!

老子所说的“善”,是指“善于”的意思。他是说“水善于择地而居,心若深渊一般平静”而已,并非如祖天师所言那个“心常乐善仁”!

老子提倡“慈”而不讲“仁”!“慈”即“利万物而不争”!即为“上善”!

他认为天下“失道而后仁”,即他在《道德经》第十八章中所提的“大道废,有仁义”也!于他看来,所谓的“仁”,不过是弃道不行而后的伪善而已!这与他所说的“天道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才是相符合统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