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有钱人家,都是会在家里建针线坊,有专门的绣娘做衣服鞋袜,根本不会上街去买。
"没关系,我到时候试做,估计还要浪费不少。这个锥子我到时在找铁师傅做个改进。针头这边还要细一些,尖一些。"
文央说完,装作很忙的样子跑了出去。
她真正是没想到,这么多鞋底子要怎么办才好?还有就家里三个人,也拿不出那么多鞋底呀?
沈素云看她这样,也笑着摇了摇头,还好现在家里作坊全部建好,用钱的地方不多。
这些钱实在不行就当花钱买个教训。实在不行,就发些给作坊工人,算大家福利。
福利这个词沈素云,还是从文央那里学来。
文央走在村里路上,现在天气已经渐渐转凉,只有正午时分太阳大时,才感觉暖和。
秋收也已经收完,大部份都在田里翻地,好些老人小孩则在家里晾晒,要不就是收拾着柴火。
碰到人家无不跟她热情打招呼,好些还拿了些果子,硬要塞给她。
都是后山的一些野果,梨子之类。推拒不过只能认真道谢。
现在村里和后山上只要有空出的地方,都被大家种上了竹子。主要是她家竹篮的需求太大。
好些机灵的村里人,也会到外村买竹子,还让自己住其他村的亲戚种竹子。
这些种上,都不需要怎么照料,只要一两年都能长大卖钱,大家还是很积极。
还有好些人家,就把屋前后竹林圈出来,搭个棚子,把鸡都养在竹林中。
好久没在村里转悠,走了一圈下来,发现村里养鸡的人家还真不少。
少的二三十只,多的竟有一两百只。
心里想着,这么个村子,养得这么密,到时得兽医来帮看看,可千万别遭了温。
那可会要人命,禽类只要生病,可是一死一大片。一定要做好防护管理。
想到这些心里便有些忧心忡忡,也没心情在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