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李世民那强装镇定的模样,朱琏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涟漪,觉得自己的夫君仿佛变得有些陌生了。
沉默片刻后,李世民定了定神,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说道:“爹爹所言极是,孩儿受教了。只是如今朝堂局势复杂,孩儿担心贸然行事,会引发诸多事端。”
赵佶哼了一声,不屑地说道:“你呀,就是顾虑太多。你既然在效仿李世民,就应该向他那样,朝臣谁敢反对就罢谁的官,不要怕,爹爹支持你!当年李世民登基后,大刀阔斧地改革朝政,启用贤才,那些反对他的人,要么被他收服,要么就被他晾在一边。你身为皇帝,手握生杀大权,还怕几个臣子不成?”
李世民苦笑着点头,心想:“朕治理天下,靠的可不只是强硬手段,还有治国理政的智慧和对天下苍生的责任。哪能像你说得这般简单粗暴。”
心里这般想,但他嘴上还是应道:“爹爹教训得是,孩儿明白了。只是此事还需与师师姑娘好好商量一番,她心思细腻,孩儿不想让她受委屈。”
朱琏微微皱眉,轻声说道:“官家,师师姑娘那边自然重要,可王癸癸这边也不能忽视。她如今已是您的人,若不妥善安置,恐怕会落人口实。”
赵佶摆了摆手,说道:“这有何难?等告慰太庙之后,寻个良辰吉日,将她俩一起接入宫中便是。到时候,再给她们册封,朝臣就算有意见,也只能憋在心里。”
听了赵佶的话,李世民心中暗自思忖:老色胚的话倒也有道理。
朕不过是将葵葵和师师纳入后宫,就算朝臣反对又能怎样?
朕乃堂堂一国之君,手握天下权柄,他们还能翻了天不成?
若是有人胆敢公然反对,哼,朕就把他家中女眷纳入后宫,叫他尝尝这敢忤逆君上的滋味!
如此一想,李世民嘴角微微上扬,漏出一丝阴恻恻的笑容。
知子莫若父,赵佶看到李世民那阴恻恻的笑容,便知道他此刻准是在打什么鬼主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赵佶忍不住笑出了声,半开玩笑地调侃道:“桓儿,瞧你这一脸坏笑,莫不是已经琢磨好怎么整治那些反对你的大臣了?”
李世民被赵佶一眼看穿心思,也不打算藏着掖着,索性大大方方地坦言:“爹爹,您说得没错,朕贵为一国之君,还用得着怕那些朝臣的反对?要是有人不知好歹,非得阻拦朕纳葵葵和师师入宫,朕就把他们的……”
话到嘴边,李世民眼角余光瞥见身旁温婉的朱琏,猛地反应过来,话锋一转,“就把他们发配琼州,看他们还敢不敢多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