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静帧带来的好处,她要仔细分辨,然后斟酌受之,再给予回礼。
路禾总有一种身穿粗布衣,脚踩泥土地,手掐水稻秧苗,腰一弯,准备插秧种地的时候。
突然时空一转,以此种形象,出现在金銮殿上。
和一群之乎者也讨论天下大事的文武百官,共商大事。
离谱至极,做梦都能被吓醒的那种。
更离谱的是,这不是梦,她跑不了,也醒不来,更接受不能,却不得不接受。
*
次日,路禾会在文家过一个简单的及笄礼。
这个简单,是指没有外客,该走的流程一样不少。
这头路禾乖乖坐着,任由文老夫人帮她梳发,插上发簪。
这簪子据说是文琮景头半个月就选好的,上好的羊脂白玉,精细打磨雕刻。
触手温润,圆滑细腻。
簪子上头后,路禾立刻感觉脑袋重千斤。
不是生理上的重,是心理上的重。
文老夫人一声‘礼成’刚出口,皇后身边的掌事宫女便来了。
互相见礼后,掌事宫女便道:“路小姐今日及笄,娘娘特让女婢送来些许贺礼,祝路小姐笑常在,心自在,岁岁安乐。”
笄礼并不是都要在十五岁生成时举行,如果身上未有婚约,也可以拖延至十八岁。
路禾的婚事来的突然,笄礼也算是临时加上的。
刚好放在农历四月初一,生辰这天。
所以这贺词,贺的是生辰。
路禾赶紧福礼道谢:“谢皇后娘娘,谢姐姐,请姐姐代请皇后娘娘安。”
掌事宫女含笑点头,侧身介绍身旁一位同来的年长妇人:“这是张嬷嬷,是宫里的老人,入宫的新人,都要从张嬷嬷这里走一遭,礼仪规矩是从不出错的。”
“路小姐,我这趟来,也是来送张嬷嬷的,以后张嬷嬷,便是小姐您身边的体贴人。”
路禾嘴角抽了抽,这话说的委实山路十八弯。
明明一句送来教她规矩的就行,偏偏要说的云遮雾盖。
这种说法,是为了让她面子上好看些。
京中闺女嫁入皇家前,其实也有这一步,只是不会这么早。
通常都是在婚期定下后,前半个月左右才会开始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