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宵带着几人赶忙将煮好的姜汤盛木桶里,盖好桶盖,挑到打谷场的草棚里,挨个舀给每一位难民。
难民们接过那一碗碗香甜可口、还带着暖意的姜汤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纷纷向送姜汤的人道谢。
不仅是难民有姜汤喝,就连那些负责值夜看守的汉子们,每个人也都得到了一碗热乎乎的姜汤。
村口的第一个院子虽然没有水井,但大门内便是一条长长的盖着瓦片的走廊。
这样一来,值夜的人们在门口燃起熊熊的火堆,边烤火边值夜,不至于在这漫长而寒冷的夜晚备受煎熬。
姜汤全部发放完,沐宵稍作休息后,紧接着又准备煮些糙米粥给难民。
好在,在院子里负责值夜的人中有那么几位会做饭,他们见沐宵貌似不太会,都十分热心肠的主动站出来帮忙熬粥。
否则,凭沐宵自己那三脚猫的功夫,肯定得把这事给彻底搞砸。
这些都是大嫂吩咐下来的事情,可不能搞砸。
再说了,现在闹洪灾,粮食都精贵着呢,并且家中的糙米数量并不多,不能浪费了。
他在粥里还加了一些红薯,使得原本平淡无奇的糙米粥变得更加香甜可口,那些难民喝完一定会觉得肚子饱饱的、浑身暖暖的。
村长刚踏进院子,鼻子就敏锐地嗅到了一股浓郁扑鼻的食物香气。
他顺着香味一路寻去,很快便来到了厨房门口。
探头往里头一瞧,只见好几个壮实的汉子正围聚在一起,灶台上热火朝天地煮着热气腾腾的糙米粥。
汪村长走到灶台前问道:“嘿哟,沐宵,你咋还煮起粥来了呢?”
沐宵闻声连忙抬起头来,笑着回答道:
“村长,我大嫂让煮给那些难民吃的,她说,这些人晚上多半都还饿着肚子呢。眼下这种状况,他们想要临时搭建个灶台生火做饭也不太现实。所以,大嫂就让我煮点糙米粥给大家填填肚子,吃了以后身子也能暖和不少。”
沐宵将王清儿跟他说的那些话语原原本本地向村长转述了一遍。
村长听完之后,不禁连连点头称赞道:“哎呀!还是你家嫂子考虑得周全呐!这么重要的事情我竟然都没有想到,真是惭愧啊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