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天京事变

大清的故事 云海瑞 2305 字 9小时前

这一场惊心动魄、令人痛心疾首的内讧,其惨烈程度超乎想象,无数军民在这场血腥冲突中命丧黄泉,死亡人数竟然高达两万之众!这无疑是太平天国历史上一次极其惨重的损失,可以毫不夸张地称之为一场规模宏大的“大型团灭”事件。而此次事变所带来的影响深远且巨大,众人皆将其视为太平天国逐渐走向衰败的关键“导火索”。自那时起,曾经如日中天、势不可挡的太平天国便如同失去了动力的列车一般,开始急速驶向衰落的轨道,这种由鼎盛至衰败的转变速度之快,犹如乘坐过山车般跌宕起伏,着实刺激万分!遥想 1851 年那个风云变幻的时刻,天王洪秀全在“永安封王”之际,仿佛一位慷慨大方的施予者,正准备将手中的权力当作珍贵的糖果分发给自己的得力干将们。只见他目光坚定地看着面前的众人,郑重其事地宣布道:“东王杨秀清啊,从今往后,你便是我们太平天国当之无愧的首领,其余四王都必须听从你的号令与调遣!”就这样,随着洪秀全的一声令下,杨秀清瞬间成为了太平天国中的核心人物,宛如掌控全局的“大管家”一般,肩负着统领各方势力、推动大业发展的重任。

话说后来呀,那南王冯云山与西王萧朝贵竟先后遭遇不幸,撒手人寰。如此一来,原本分散于众人手中的权力,一下子就如同无人问津的稀世珍宝般,尽数堆积在了东王杨秀清一人的身上。想当年,在太平天国草创初期,这实打实的权力可不像如今这般诱人,反倒成了一个令人避之不及的烫手山芋,被诸位军师像击鼓传花似地推来让去。而那高高在上的天王洪秀全呢,则宛如一个徒具虚名的“名誉董事长”,尽管地位尊崇无比,然而实际上手中却并无多少真正能够左右局势的实权,凡事都不得不听从正军师东王杨秀清的调遣安排。

更为滑稽可笑的是,就在 1848 年那个特殊的年份里,洪秀全竟然亲口承认了所谓“天父下凡”附身于杨秀清之事。自那时起,杨秀清便犹如手握一把无往不利的“尚方宝剑”,隔三岔五就要上演一出“天父下凡”的戏码,并借此机会对众人发号施令。就连身为天王的洪秀全本人,面对这等情形也只能老老实实、服服帖帖地听从吩咐,活脱脱变成了一个唯命是从的小跟班。您瞧瞧,这杨秀清所掌握的权力究竟大到了何种惊人的地步!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之后,东王杨秀清的权势日益膨胀,犹如一颗耀眼的星辰,照亮了整个天国的天空,但同时也遮蔽了其他诸王的光芒。他摇身一变,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土皇帝”,其地位之尊崇,令人望而生畏。

而此时,东王与其他诸王之间的关系却如同冬日里的冰棍一般,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冰冷和紧张。这种紧张局势仿佛一触即发,随时可能引发一场激烈的冲突。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次意外事件如同一颗火星落入干柴堆中,瞬间点燃了双方积压已久的矛盾。原来,北王韦昌辉的一名手下不小心犯了错,这本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东王得知此事后,竟然毫不留情地下令对这名手下施以杖责之刑。这一举动无疑让北王颜面扫地,心中暗暗叫苦不迭。

然而,更糟糕的事情还在后头。北王的族兄不知为何,竟与东王的妾兄因为一点财产纠纷闹得不可开交,两人互不相让,争得脸红脖子粗。这场争吵最终传到了东王的耳朵里,东王顿时大发雷霆。只见他怒目圆睁,拍案而起,对着北王怒吼道:“北王,你来议议你族兄的罪过!”

面对东王的盛气凌人,北王韦昌辉纵然心中万般无奈,却也不敢违抗命令。他深知此刻若稍有不慎,便会招来杀身之祸。于是,在痛苦与挣扎之中,北王含着泪亲手将自己的族兄处以极刑——“五马分尸”。那惨烈的场景,光是想象一下就让人不寒而栗,肝肠寸断。

翼王石达开的岳父黄玉崑可真是够倒霉的!就因为在处理公事时不小心得罪了东王杨秀清,竟遭受到如此严厉的惩罚。那可是整整三百下杖刑啊,打得皮开肉绽、鲜血淋漓不说,他好不容易挣来的爵位瞬间化为乌有,原本高高在上的职位也一落千丈。而与这件事情相关的燕王秦日纲以及另外一位位高权重的高官陈承瑢同样未能幸免,也都挨了杖刑。不得不说,这东王的杖刑简直如同“批发商品”一般随意发放。

甚至连天王洪秀全这位太平天国的最高领袖,也没能逃脱东王的“特别关照”。东王经常会搞出一个所谓的“天父下凡”的戏码,然后借着这个由头,手持杖刑对天王进行威胁恐吓。可怜的天王尽管心中愤怒不已,但又能如何呢?毕竟东王当时权势滔天,手握重权,大家虽然对其行为恨得咬牙切齿,却也只敢将这份怒火深埋心底,一个个就像受尽委屈却又无可奈何的小媳妇一样,默默地忍受着东王的欺凌和压迫。

小主,

1856年6月20日,太平军那是相当地给力,一举攻破了清军向荣的江南大营,天京这三年的“围城大战”终于落幕了。向荣呢,8月9日一去不复返,消息传到天京,东王杨秀清心里那个美呀,觉得太平军形势一片大好,自己的权力欲望也跟着“膨胀”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