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庙号

世有两层意思,一是支系成为大宗,二是将祖宗功业带入新高度。

典型代表是汉世祖刘秀、元世祖忽必烈、清世祖福临。

比如福临,他父亲皇太极才称清太宗,但他却能称世祖,是因为在他任上满清进了北京,正式入主中原。

开国皇帝司马炎也称世祖,因为他把太祖和高祖分别给了爷爷司马懿和父亲司马昭。

太宗是宗这个庙号里的老大,所以往往是一个王朝除开国之君外的下一任皇帝。

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宋太宗赵光义。

当然也有例外,如汉太宗刘恒、明太宗朱棣。

刘恒是西汉第五位皇帝,但他之前的皇帝除刘邦外,在位时间都很短。

而且两汉对庙号的授予极其严格,比如着名的庙号守门员汉景帝。

在两汉,功绩比景帝强,就有庙号。

功绩比他差,或者和他一样,那就没有庙号。

庙号必须有功绩才能给,所以刘恒是两汉第二个有庙号的皇帝。

而朱棣叫明太宗,也是合理的,毕竟朱允炆在位四年就被他赶下台了。

并且朱允炆一直到南明朱由崧时期才有了庙号,所以朱棣也算是明朝第二个有庙号的皇帝。

至于后来成为明成祖,则是嘉靖为了给亲爹名分而改的。

高宗则有些高开低走或者代表王朝中衰起点的意思。

比如唐高宗李治、宋高宗赵构和清高宗乾隆。

中本是中兴之意,所以中宗基本上是让本朝中期来了个小高潮。

比如汉中宗刘询的昭宣中兴、唐中宗李显复国号为唐。

而世宗有世代转移和将功业发扬光大的意思。

比如明世宗嘉靖便是世系转移。

而汉世宗刘彻则是将功业发扬光大。

除了太、高、中、世的庙号外,还有不少独一无二庙号。

尤其是宋朝,非常有创新精神,神宗、英宗、徽宗、哲宗、真宗等,这都是宋朝原创出品。

这些庙号要么是费劲找亮点,比如仁宗、孝宗、睿宗。

要么是明褒暗贬,比如武宗、文宗。

这里的文、武,是庙号,而非谥号。

文在谥号里是极好的,但在庙号里则完全相反。

指的并不是皇帝的文治武功,而是暗指其穷兵黩武和文弱无能。

还有早死皇帝庙号,如英宗、穆宗。

至于哀宗、僖宗等,从字面就能看出不是什么好词。

而几千年的庙号里没有一例中祖,这是因为要达到中祖的标准,实在是太难了。

既要力挽狂澜、中兴王朝又要有开创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