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挫窃技启风华会

林羽和苏瑶拖着满身的疲惫,却怀揣着满心的欣慰,缓缓踏入社团的大门。

那扇陈旧的木门,在他们的推动下,发出“吱呀”一声轻响,仿佛也在为他们的归来而发出叹息。

刚一迈进,如潮水般热烈的欢呼声瞬间扑面而来。

社团成员们早早就听闻了他们挫败东洋商人窃取丝绸工艺阴谋的英勇事迹,一个个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像一群欢快的小鸟,从四面八方围拢过来。

“林大哥,苏姑娘,汝等可算回来了!此次可真是大快人心,把那些心怀不轨之东洋商人收拾得服服帖帖!”

小张的脸涨得通红,激动得声音都不自觉地颤抖起来,就像一个好不容易盼到英雄凯旋的孩子。

林羽脸上浮现出温和的微笑,他轻轻摆了摆手,那动作仿佛是在安抚一群热情过头的朋友:

“此非吾与苏瑶二人之功也,众人皆知,此事之成,皆因吾等齐心协力,亦赖杭州丝绸商会竭力之助。”

苏瑶也在一旁用力点头,眼神中透着坚定与感慨:

“诚然!经此一役,吾于文化传承之事,感悟愈深。单恃一人之力,欲成文化传承之业,犹若孤滴之水,欲聚为沧海,谈何容易!此乃吾辈众人共荷之使命,其间众人,缺一不可。”

众人正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负责整理资料的小李,怀里抱着一摞厚厚的古籍,脚步匆匆地赶了过来。

那些古籍的纸张微微泛黄,边缘有些许磨损,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林大哥,苏姑娘,快瞧瞧!”

小李的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吾于整理大明丝绸古籍之际,竟发觉诸多往昔未曾留意之细节。此番结合吾等在杭州之经历,对明朝文化之领悟,又增进几分矣!”

林羽和苏瑶对视了一眼,两人的眼中同时闪过一抹惊喜的光芒,仿佛是在黑暗中摸索许久的旅人,突然看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

他们连忙接过古籍,寻了个安静的角落,轻轻坐下,小心翼翼地翻开书页,仿佛在打开一扇通往历史深处的大门。

随着书页的缓缓翻动,那些被岁月尘封的历史故事,如同画卷一般,在他们眼前徐徐展开……

先辈们的智慧之光,透过泛黄的纸张,熠熠生辉。

从海上丝绸之路的艰难开辟,那一艘艘满载着丝绸的商船,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乘风破浪,开启了与世界交流的篇章;

到宫廷中精美绝伦的丝绸服饰制作工艺,每一根丝线,每一道针脚,都凝聚着工匠们的心血与巧思,无不展示着明朝丝绸技艺的登峰造极。

每一个细节,都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他们对明朝文化认知的新大门,让他们深深感受到明朝文化那如浩瀚星辰般的博大精深。

“汝瞧此处,”林羽的手指轻轻点在古籍上的一段文字,声音中难掩激动,仿佛发现了一个稀世珍宝。

“大明丝绸得以享誉于世,非独赖其精湛技艺,更在于先辈对品质抱持之极致苛求。且看此处记载,但凡一道工序,皆设有严苛至极之标准,稍有瑕疵,整件成品便决然弃之。”

苏瑶凑近细看,眼中满是感慨,轻轻叹了口气:

“此即匠心也!此般对品质执着以求之精神,实乃吾辈传承文化不可或缺之要素。吾等于杭州所立之传承中心,务必要将此份执着,毫无保留传于每一位学徒,使彼等亦能体悟先辈之用心。”

然而,正当他们满心沉浸在对历史深邃的感悟之中,仿佛置身于往昔岁月,与先辈们的智慧和匠心悄然对话之时,新的挑战却如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毫无预兆地迅猛席卷而来……

林羽轻轻摩挲着手中泛黄的古籍,眼神中透着沉醉与思索,苏瑶则微微歪着头,似乎仍在回味方才探讨的先辈匠心。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只见负责传讯的小厮,满脸通红,气喘吁吁地冲进屋内,“扑通”一声跪地,急切说道:

“林……林公子,苏姑娘,宫里来人啦,说是圣上听闻二位守护丝绸技艺之英勇事迹,龙颜大悦,有重要旨意传达!”

林羽和苏瑶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一丝诧异与不安。两人赶忙起身,整理衣装,匆匆来到前厅。

但见一位身着华丽宫服的太监,手持明黄色的圣旨,神色庄重。见到林羽和苏瑶,太监尖着嗓子:

“林羽、苏瑶接旨!圣上闻汝二人护吾大明丝绸技艺,功不可没,龙颜大悦。特命汝二人筹备一场盛大之‘万国风华会’,旨在向各国使者全面展示大明文化之精髓,不得有误!”

林羽和苏瑶赶忙跪地谢恩。待太监离去,两人站起身来,面色凝重。

苏瑶秀眉微蹙,满脸都是忧虑之色,就像一朵被风雨打湿的花朵,轻声说道:

“此消息,就如一把双刃剑啊。一方面,能得圣上旨意,筹备如此盛会,的确是无上荣耀;可另一方面,此又何尝不是一座沉甸甸大山,重重地压在了吾等肩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林羽微微点头,目光中透着思索,缓缓说道:

“正是啊,‘万国风华会’,要向各国使者展示大明文化精髓,绝非易事。时间紧迫,要筹备出能彰显大明风采之节目和展品,还得确保万无一失,其中艰难,可想而知。”

苏瑶咬了咬嘴唇,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但此乃圣上旨意,吾等别无选择。只是,该从何处着手呢?”

林羽深吸一口气,目光逐渐坚定起来,伸手轻轻握住苏瑶的肩膀:

“既已受命,便全力以赴。先召集社团众人,一同商议对策。大家齐心协力,定能完成此艰巨任务。”

林羽眼神中透露出无比的坚定,仿佛在向全世界宣告自己的决心:“这可是宣扬大明国威、传承文化绝佳契机,哪怕前面困难重重,像一道道难以跨越沟壑,也绝不能有丝毫退缩!”

苏瑶抬起头,看着林羽坚定的眼神,心中的忧虑稍稍减轻,用力点了点头:

“好,那就召集大家,共商大计!”

于是,社团成员们在林羽和苏瑶的鼓舞下,立刻像上紧了发条的钟表,投入到紧张而有序的筹备工作之中。

负责礼乐的成员们,日夜沉浸在对古曲的钻研之中。他们坐在简陋的房间里,面前摆放着古老的琴瑟笙箫,神情专注得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他们和那些古老的音符。

古谱上的一些记谱方式,晦涩难懂,就像一团迷雾,笼罩着他们。

乐师们反复推敲,时而眉头紧皱,时而摇头叹息,却始终难以把握准确的节奏和韵律。

那一个个神秘的符号,仿佛在故意和他们捉迷藏,怎么也不肯露出真面目。

制作陶瓷的工匠们,在闷热的窑炉旁,挥洒着汗水。他们的脸上,被炉火映得通红,眼神中却透着坚韧与执着。

然而,烧制环节却屡屡受挫,不是火候太大,把陶瓷烧得变形开裂,就是火候不够,导致成品质地疏松,出现瑕疵。

望着一窑又一窑失败的作品,那一堆堆破碎的陶瓷片,就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刺痛着众人的心。

气氛愈发凝重,仿佛有一块沉甸甸的大石头,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林羽和苏瑶心急如焚,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四处奔走寻求解决办法。他们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拜访城中每一位稍有造诣的老乐师,虚心向他们请教。

然而,得到的答案却大多是无奈的摇头……

他们又钻进藏书阁,翻阅各类古籍,在堆积如山的书籍中苦苦寻觅,却始终毫无头绪,就像在黑暗的大海中航行,找不到一丝方向。

就在他们满心绝望,仿佛被无尽的黑暗彻底笼罩,几乎要被这沉重的困境压垮之时,林羽原本黯淡无光的眼眸中,陡然闪过一道亮光。

林羽整个人像是瞬间被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力量,猛地一拍脑袋,失声喊道:

“瑶儿,吾想起来了!杭州丝绸商会周会长曾经提过,于城中一个极为隐秘之角落里,藏着一个神秘‘雅乐阁’。听闻那里珍藏着许多失传已久之古乐秘籍,说不定能解开眼前难题!”

苏瑶原本紧锁的眉头瞬间松开,眼中燃起了一丝希望的火苗,急切地说道:

“真的吗?那可真是太好了!事不宜迟,一刻都不能耽搁!”

林羽二话不说,拉起苏瑶的手,朝着马厩飞奔而去。

两人迅速翻身上马,林羽紧紧握住缰绳,神色坚定地看向苏瑶:

“此或许是唯一希望了,定要赶在时间耗尽之前找到‘雅乐阁’!”

苏瑶用力地点点头,眼神中透着决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