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差价,差异

“每年,这个口岸过去的人不少呢!虽然...没有人回来。”

江港作为发达城市,自然是花花世界,很多人出去后不回来,也很正常。

就像那年的李鸿章,跨洋去漂亮国,签订条约,在纽约的见闻了世界繁华,回国后郁郁而终。

而江港的繁华,和内地对比起来,不亚于当年的纽约对李鸿章的冲击。

能回来的,才是愿意投入祖国建设的。

同样,听到周安这么说,李星锋又想起后世的见闻。

“听说,深城这边有不少人都去江港那边打工?”

“是有不少,你怎么想起问这个?”

“想到一个笑话罢了!”李星锋莞尔。

周安皱了皱眉,示意李星锋讲讲看。

“现在一百港币,能兑换咱们的85块钱。”

周安点了点头。

“江港那边工资高,随便打打零工,一个月下来都有2000港币。”

“兑换成咱们的钱就是1600一个月。”

“一个月,赚咱们一年的工钱。”

周安没懂,李星锋要说的笑话是什么,但李星锋就此打住,只是自顾自的笑。

笑话就是,很多在深城的人,早年跑去江港开出租车,一个月赚几千港币,在那边过着最底层人的生活。

然后攒了钱,换成咱们的钱,来这深城消费。

这样一来,他们就变得很有钱,因为咱们的工资就只有几十块。

他们在这边包二奶,找小三,但实则不过是在那边开出租,当小工。

后来,这帮人为了方便养那些情人,在深城买了很多的房子,安置情人。

再后来,房地产水涨船高,这帮人各个都成了资产过千万的富人。

坊间流传,一个在江港做点生意的小老板,在这边养了上百个情人。

靠着这些房子,轻松松的资产七八亿。

这群人,才是踩在了时代的浪潮上。

剩下的那些后来者,不过是时代浪潮中的韭菜罢了。

这些话,自然是不能讲给您老听的。

当然,这些故事,也只在极少的范围内流传。

有钱人对于信息的封锁,要比世人想象的还要狠毒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