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朝鲜半岛的前世今生

带着老婆回五代 横界 1147 字 8个月前

起初,朝鲜半岛南部与汉郡县来往很少,王莽年间,辰韩右渠帅廉斯鑡率三韩酋长归顺乐浪郡,此后三韩成为乐浪郡的附庸。

东汉末年,国势衰微,三韩不再服从汉朝,并掠夺郡县民众。

3世纪初,辽东的公孙氏政权积极经营朝鲜半岛,在屯有县以南荒地设带方郡,并派兵讨伐韩、濊等叛汉部族,解救了许多被掳民众。

魏明帝消灭公孙氏政权之际,密遣刘昕、鲜于嗣跨海平定带方、乐浪二郡,并试图恢复对三韩的控制,由于沟通出了问题,韩人奋起反抗,魏带方太守弓遵战死,但最终乐浪、带方的兵力还是平定了三韩。

公元2世纪,生活在今天中国境内的扶余人(濊貊的支系族群)建立了扶余国和高句丽,高句丽首先基本具备了国家政权的结构,并逐渐向南扩张,势力范围涵盖了朝鲜半岛东北部。

后来另有一支扶余部落南迁朝鲜半岛的汉江流域,加入了马韩部落联盟,取代马韩部落成为联盟的新盟主,并逐渐由部落过渡为组织严密的国家政权,也就是百济。

根据高丽王朝史书《三国史记》记载,高句丽为朱蒙于公元前37年建国,百济为朱蒙之子温祚王于公元前公元前18年建国。

不过,三胖和南棒都不承认朱家父子是中国人。

公元313年,因西晋崩溃、中原大乱,据有乐浪、带方二郡的张统率千余家迁到辽西投靠慕容廆,中原王朝管辖朝鲜半岛北部的郡县体制至此瓦解。

高句丽、百济展开竞争,后来在朝鲜南方又兴起了新罗。

从371年开始到562年,三个棒槌你来我往,打得兴高采烈。

最终,新罗、高句丽、百济构成势力均衡。

至此,"海东三国"的格局才完全形成。

589年,隋朝统一中国,"海东三国"均向隋称臣。

但是由于高句丽(当时简称"高丽")占据着原属中原王朝领土的辽东地区,最终在612年至614年发生了隋与高句丽的三次战争,结果隋朝未能征服高句丽,甚至直接导致其崩溃。

唐朝统一中国后,"海东三国"又向唐称臣。

此时高句丽国力恢复,与百济攻击新罗,新罗向唐求救,而百济则向高句丽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