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阳王府这边迅速的动作起来,开始调拨可用的钱财。

在庄子上,有王府两卫在,用不着担心这些钱财的安全问题。

前期准备工作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阎立德他们也开始要招揽工匠了。

先是庄子上已经忙活完地里的事情的农户们,全都踊跃报名,王玄策和马周带着一个没有什么经验的窦奉节开始录用人手。

宅子门口的空地上支起了棚子和桌子,外面的庄户们,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报名,令木质的工牌。

这些工牌也都是以前曾经用过的,后来干完活儿,最后结工钱的时候,工牌回收,阎立德就给专门用麻袋收起来,放在了老宅子的库房里了。

如今,再次派上了用场。

当初就知道,这玩意儿回收好生存放着,用不了多久,总会再用上的。

一点都没错。

谁让老阎看过李复对庄子上的规划图呢。

都不用去猜。

规划图上的东西,到现在,都还没有彻底完成。

按照李复的设想,如今这庄子上的规划,早着呢,还有大把的活儿没干呢。

早上报名,下午就有活儿要干了。

眼下划归给行宫的区域还是荒芜一片,需要先整理出一片地方,重新搭建棚户,到时候也好给工地上的工匠们居住。

就像当初修书院和宅子一样,工匠们要住在这里,总要有个地方睡觉吃饭。

这些都提前安置好,才会开始招揽其他村子的工人过来干活。

不然大家睡觉都没个地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工地上材料都是现成的,这事儿都提前一年开始准备了,阎立德找商人预定了材料,年后过了上元节之后就陆陆续续的开始往庄子上送。

阎立德来到宅子门口,他要去看看招工的情况。

这边一招工,离着这边近的村庄,很快就能得到消息,接下来陆陆续续的会来更多的人。

看着长长的队伍,阎立德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窦奉节虽然没干过这活儿,但是在老宅子里住的时候,姜确早就跟他讲解过了。

又不是什么难处理的事情。

一点就通。

只是缺点实践而已,从简到难,慢慢来。

招工不是什么难活儿,会问会记就足够了。

“名字,年纪,以前干过什么活儿?”

窦奉节有模有样的问着,一边问,一边在册子上记录下来。

“杨二狗,三十岁,住在庄子西头,以前干过泥瓦匠。”一个身材壮实的汉子憨厚笑着回应。

窦奉节飞速记录完,随后从过一旁的麻袋里取出一块木质工牌,上面有编号,记录下编号后,递给了杨二狗。

“拿着,这是工牌,下午就开始干活了,听安排。”

“是。”杨二狗双手捧过工牌,痛快应声,满脸喜色地退到一旁,小心翼翼地摩挲着工牌上的编号,仿佛那是什么宝贝似的。

他家中有生病的母亲,因此,虽说在庄子上干活挣了不少钱,但是家里依旧不富裕,庄子西头,那是曾经的老村落,杨二狗家中,并没有搬进新修的房屋里,因为家中要留钱以备不时之需,因此不敢拿钱置换房屋。

今年庄子上又开工,而且还是时日久的大活儿。

这是挣钱的好机会。

努力干活儿,挣钱!

一边给母亲治病,一边攒钱给家中换更好的房子,让家里的人住的更舒坦。

在庄子上,只要肯干活,就能够看到改善生活的希望!

报名的工作一直持续到中午,庄子上的人才都登记完毕,阎立德用完了午饭,开始安排已经领到工牌的人,前往工地上去。

眼下人数还不算多,阎立德亲自指挥他们干活。

工人们开始搬运木材和草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