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电话不回不知道,一回大吃一惊。
韩渝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愣了好一会儿才笑问道:“席工,你认为上级会不会调我们营过去?”
“这谁说得准,不过有可能,并且可能性比较大。”
“可能性比较大?”
席工抬头看了看徐工和姚立荣,苦笑道:“我刚才给我们水文局的同事打了个电话,请他帮我打听。他很快就打听清楚了,说北湖水利厅的许副厅长真联系过长江防指。”
韩渝追问道:“然后呢?”
“航务局、港监局、长航公安局、航道局和通信局的领导都是长江防指的成员,这会儿估计全在给滨江那边的几个分局打电话了解你们预备役营的情况。”
“我们是预备役部队,又不是现役部队,在调不调我们去支援这个问题上,上级肯定会综合考虑。况且这不是一般的调动,这不只是跨省也跨大军区!”
“我知道,但你要有心理准备。”
“我觉得不太现实。”
“我刚开始一样认为不现实,但收到同事的回复之后,我才意识到这事真有可能变成现实。”
“席工,你同事说什么了?”
“他说如果港监局等长江管理机构能负责你们的后勤保障,那上级肯定会认真考虑。”
如果说制约预备役发展的是经费,那么,在调陵海预备役营去北湖支援这个问题上最大的难题就是后勤保障。
北湖省防汛形势严峻,处处要花钱,可以说现在有多少钱都不够用,并且遇上这样的天灾肯定会乱成一锅粥,很难给陵海预备役营提供后勤保障。
长江委虽然是实际上负责长江防汛的单位,但只要是水利部门就没几个有钱的,一样提供不了后勤保障。
但长江港监局有钱!
长江港监局真要是想调陵海预备役营去参加防汛抢险,甚至都不用自个儿出经费,完全可以把保障任务分派给滨江港监局和大仓港监处、熟州港监处、章家港港监处等下属单位,毕竟所谓的后勤保障说到底就是钱。
从个人角度出发,韩渝当然想让苦心组建的预备役营在防汛抢险中发挥出应有作用,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做总预备着的“战略总预备队”。
可预备役部队的情况跟现役部队不一样。
比如滨江预备役团,理论上隶属于江南陆军预备役师,说起来是军地共管,但事实上是市里说了算。
到了营一级,在动不动员、调不调用这一问题上,连市里说了都不算。
毕竟人员来自那么多单位,装备同样如此,上级必须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比如会不会影响相关单位的日常工作,又比如会不会影响相关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韩渝沉默了片刻,低声道:“席工,这件事到底行不行,我不只是说了不算,甚至都不能说。事实上不只是我,团里也一样。前段时间好多部队写请战书,要上抗洪一线。
夏团长和焦政委很尴尬,兵不是他们的,装备也不是,又没相应的经费,搞得写也不是,不写也不是。看他们尴尬成那样,我帮他们出了个主意,利用现有装备,召集了二十几个闲人,让他们去三河修防汛道路。”
预备役部队的军官说好当很好当,说难当是真难当。
席工很清楚韩渝的难处,急忙道:“我知道,我都被搞得很不好意思,怎么可能会让你表态。我打这个电话,只是想告诉你一声,让你有个心理准备。”
“席工,你又不是为了你自个儿,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再说这些事是小陈搞出来的,跟你本来就没什么关系。”
“小陈是见到处发生险情着急,是有感而发,不能完全怪他。”
“我没怪他,我不但不会怪他,反而很高兴。”
“高兴什么?”
“他真正把自个儿当成了预编战士,对营里有归属感甚至自豪感,作为营长我当然高兴。”
“我以为你想带队来参加防汛抢险呢。”
“我确实想,但这不是我想就能带队去的。事实上不只是我想,陵海路桥公司的郝总一样想。”
“郝哥哥”既是一个成功的国有企业负责人,也是一个有情怀,有着满腔热血的老兵!
韩渝想到“郝哥哥”在电话里焦急成那样,感慨地说:“他说他虽然是路桥公司总经理,可路桥公司是国营企业,工程机械和施工人员不是他想调动就能调动的。如果路桥公司是民营企业,他早带着装备和人员去抢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