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吧,我们带着专业炮手来的!”
那人拍了拍董德魁的肩膀,最后叮嘱道:“咱们就此别过,你们多多保重!”
“请你也多加保重!”
二人再次握手,简短的作别后,那人旋即消失在隧道尽头的阴影之中。
回到原地,石壁已被破开,一个浅窄的洞口暴露在众人面前。
董德魁拧亮手电,带着几人钻进洞内,洞口的尽头,并排陈列着五门迫击炮,炮身尚还包裹着瓦楞纸,老董立即让人扯掉外包装,黑漆的炮身涂满了黄油,果如那人所说,这些迫击炮均为新出厂,尚还未用于实战。
而近三十枚炮弹分装在两只木箱中,搁在五六只垒起的空箱最上面,箱子里塞满了稻草,显然对方在炮弹的防潮方面做了精心的准备。
这种“二十年代式”迫击炮每门将近七十公斤,需要两人合力才能抬上车,而三十枚炮弹也有近一百二十公斤。经过众人的齐心协力,炮和炮弹很快被人抬上了车。
卡车继续前行,目标直指栖霞山西首的乌龙山。
乌龙山是南京境内长江边最不起眼的一座小山,紧邻长江南岸,位居南京城东北,再往西七八公里处,便是燕子矶,往东则是栖霞山。
由于此山距离长江最近,自古以来就成就了它的重要战略地位。
早在明清时候,山顶中部就已建造了炮台,有滨江暗炮台七座,安炮七尊;明炮台三座,暗炮四尊。山矶头暗炮台四座,安炮四尊;明炮台二座,安炮六尊。如今,这些炮台在日军进占南京后已全部遭到了破坏。
车子一抵达乌龙山脚下,众人立即将武器卸下,两人一组开始向山顶搬运,待车子搬空后,董德魁按照预先拟定的计划,命令驾驶员将车开到东南方向离此处七八公里处的曹家庄藏匿起来,并候在那里待命。
这座海拔只有两百多米高的山,兴奋的队员们几乎是一口气登顶,在山顶的最高处,是一座历史久远的庙宇,名为乌龙庙,在乌龙庙的北首,是一座破败的炮台,尽管上面所有的设施均被拆除,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架设迫击炮最理想的地点。
董德魁和他的手下怀着十分虔诚的心情,小心翼翼将新获的五门迫击炮在上面一字排开。
每门迫击炮的旁边,整齐摆放着六枚炮弹。
一切准备妥当,董德魁跳上炮台,面朝东南方,巍然伫立,现在,他们唯一所要做的,便是等待那一艘庞然巨轮映入他们的眼帘。
网已张好,只等猎物入瓮。
当然,即便到了此时,他们心中依然存在一个大大的疑问,射程只有三公里左右的迫击炮,又如何能够到距此六七公里的江中心?
江风猎猎,星光点点,四周静谧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