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儿子和弘晖侄子终于想着要回家的消息,胤禩?第二天下早朝后,就请假去接儿子,胤禛也跟着请假一起去。
胤俄不被批准,只能留在衙门干活。
唉,对于胤俄的遭遇,福临由此联想到自己,他觉得自己出山,陪小家伙的时间短,反而是处理朝政的时间多,颇有把他偷懒的那些年没干的活都给补上。
要不是他年龄大,他都得像胤祉、胤祺、胤佑、胤禟一样,出京办差了。
康熙对此也很无奈,他也是身不由己,他也要处理朝政。
大清蒸蒸日上,随之而来的就是庞大而繁重的政务。
全国各地,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接壤的邻国、隔海的地盘等。
新发生的问题还好处理,但那些历史遗留问题、长期存在问题,不能再当作不存在,不能再敷衍了事,不能一拖再拖……
一劳永逸不太可能,但起码要能解决现下存在的日益激化的影响。
奏折已经精简许多,没有废话,全是重点、事实,但架不住,胤礽这个现任皇帝想要办的事情太多,齐头并进,说的容易,做的难!
趁着他们还在,胤礽是使劲干,自己干,他们也得干。
想要给弘阳打造盛世强国,不容易,治大国如烹小鲜,需要耐心,他们想劝,但每当这个时候,想到弘阳,他们又不知该如何劝。
胤褆?练兵之余,天天带着他的闺女们练武、读兵书等,还带在身边时时学习处理各地军政,胤佑传来那些地方军政等,都是现成的教导来源。
有大哥带头,其他人本就蠢蠢欲动的心,付出行动,比如胤禟被派去考察各地矿产,巡视各地皇家产业等,把自己闺女们都带在身边教导。
闺女们不怕苦,不怕累,还细心能干,以后有儿子,胤禟都不准备把闺女们嫁人,招赘,必须招赘,给自家添丁进口,想想就爽歪歪。
胤祉在江南,天天都有各种应酬,文人之间的极致拉扯,他也算是尽情发挥,只是,如此一来,他的闺女们都不适合跟在他身边学习,只能让闺女们跟福晋一起,进行她们女子之间的外交。
胤祺在蒙古,在各个姐姐妹妹之间牵线搭桥,力图彻底将蒙古诸部掌握在大清手里,并成为大清真正的防线,成为大清指哪插哪的尖刀。
风险与机遇相伴,有了原先的羊毛等利益来往,胤祺的任务说重不重,说轻也不轻。
胤礽是给了胤祺便宜行事的权力,总体来说,胤祺还是挺满意的,只是他的胆子还没大到带自家福晋和儿女一起。
弘阳回家后,才发现大家都好忙,像是旋转的陀螺,忙得团团转,他都不好意思去找大家玩了。
弘晖哥哥也不例外,除了教导自己时,他才停下努力的脚步,其他时候,自己睡觉,他看书,自己和小可爱玩,他练武,自己喝下午茶,他看账本……
人在,心不在,弘阳都觉得自己是弘晖哥哥努力路上的拖累。
廉亲王府,细雨亭,弘阳放下翘着的小脚脚,让戏班子退下,接过小安子的扇子,弘阳给弘晖哥哥打扇。
弘晖享受了一会弘阳弟弟的伺候,才放下手中的律例书。
“怎么了”?阻止弘阳弟弟继续给他打扇,弘晖轻声询问。
弘阳闻言,小脸一瞬间皱在一起,都成小包子了。
“弘晖哥哥,我是不是超级懒呀”?
【唉……】
“不懒,你把自己养的好好的,八叔他们办差都没有后顾之忧,每天去给八婶婶她们请安,有好吃的都记得给大家分享,而且你也读书写字、也练武了啊”!
抚平弘阳弟弟皱起的小眉头,弘晖继续开解道:“弘晖哥哥是自己爱学习,才会时时学习,你不要感到有压力,否则弘晖哥哥以后都不敢在你面前学习了”。
【我才没有压力呢!】
弘阳仰着小脑袋,满脸都是认真与执着:“那是不是我耽搁弘晖哥哥学习了”?
其实懒不懒的,弘阳不太在乎,他更在在意的是自己有没有成为别人学习进步路上的绊脚石。
“不是,弘阳弟弟,不是的,弘晖哥哥想要你一直陪着弘晖哥哥,有你在,弘晖哥哥干什么,都事半功倍”。
弘晖知道弘阳弟弟真正的烦恼,懊悔自己不注意场合的学习,让弘阳弟弟误会,也没有早一点发现。
“这么神奇”?
【弘晖哥哥,你别是骗我的吧!】
“就是这么神奇,弘阳弟弟,你想想,弘晖哥哥什么时候骗过你”?
弘阳弟弟这是不相信他能闹中取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