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饱了就是睡得香!
唯一的缺点,要迟到了!
来不及感叹朝阳的美好,江夏含着个包子就往公交站赶。昨天上班上到一半就被拉到了化工部,师娘的自行车还停厂里的,没来得及骑。
没多等,一辆红白相间的公交车,背上背着一个大黑包突突突的就进了站。
这应该是华国最早的“新能源”了吧?
由于油料短缺,一大部分公交车使用煤气做燃料,煤气就存储在车顶上的橡胶囊里,俗称“大气包”。
当然川省人更形象,称他为“脑壳有包”。
由于没有气体压缩技术和设备,只能在常压下将煤气储于车顶上的大气袋中。
充满煤气的大气包鼓鼓的,颇像个正要升空的热气球。
当煤气用掉一部分后,大气包就越来越瘪,在车顶上晃晃悠悠,就像个海水里晃动的大水母。
瘪到一定程度,气不足了,车子就抛锚。所以一群乘客下车帮忙推车走,也是经常发生的事。
其实这还算好的,更早的一段时间,公交车都是背着锅炉上岗,俗称“煤气发生炉”。
也是前面书友评论过的“锅驼机”。
驾驶员上班出车之前三件事:领煤、生火、拖车。发动车时需用拖车拖上两三圈后才能发动。
更远点的地方,比如东北那嘎达,现在还有直接烧柴的机器。
公交车上人塞得满满的,现在可没有前门下,后门上这么一说。能挤上车就算胜利。
也亏得售票员小姑娘身材瘦小,才能从前门挤到后门来收票钱。
“到哪?”
“东直门外”
“五分!”
售票员的语气不大好,江夏也理解。这工作环境,比在轧机旁拉钢都恼火,换谁都火气大。
见江夏递了个三元过来,小姑娘不满的嘀咕几句。随后挤开身边的人,扎了个马步,从胸前的小包内掏出一叠零钞,费力的给江夏找零。
末了,从套在手上的一叠车票里,扯了张五分的递了过来。
“显摆你有钱啊!下次用零钞,要不不让你上车,费劲扒拉的!”
“嘿嘿~”江夏赔了个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