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数日之后,斥候们回到了龙舒。王五和李大牙等人拖着疲惫的身躯,走进了纪灵的营帐。帐内烛火摇曳,纪灵正坐在案前,眉头紧锁,手中握着一卷竹简,似乎正在思索着什么。听到脚步声,他抬起头,目光如刀般扫过众人。很显然,他看得出来,原本二十人的队伍,经过这近十日上下的探查,折损过半。
“如何?”纪灵的声音低沉而冷峻,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领队上前一步,单膝跪地,抱拳禀报道:“将军,属下等奉命前往芍陂探查,确见孙氏水军驻扎于此,声势浩大。楼船林立,弓弩遍布,岸边粮秣堆积如山,篝火连绵不绝。依属下所见,敌军少说也有七八千之数。”
纪灵闻言,眉头皱得更紧,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发出沉闷的声响。他沉默片刻,目光扫过斥候们的脸,似乎在判断他们所言的真伪。
“七八千之数……”纪灵低声重复了一遍,语气中带着一丝疑虑,“汝等……可曾亲见敌军部署?粮秣是否真实?弓弩手是否真有那般数量?”
领队犹豫了一下,随即答道:“回将军,属下等确实亲眼所见。楼船上弓弩手林立,岸边粮秣堆积如山,篝火连绵不绝。只是……”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措辞,“属下等未能靠近细查,恐打草惊蛇,故未能确认粮秣是否全为真物。”
纪灵冷哼一声,目光如炬:“未能确认?那你们如何断定敌军真有七八千之数?”
领队低下头,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将军,敌军声势浩大,楼船、粮秣、篝火皆非虚设。属下等虽未能细查,但依常理推断,若非真有大军驻扎,何须如此大张旗鼓?”
纪灵没有立即回应,而是站起身,背着手在帐内踱步。烛光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投射在帐壁上,显得格外沉重。他的眉头始终没有舒展,显然心中疑虑重重。
“孙氏水军……七八千之数……”纪灵低声喃喃,仿佛在自言自语,“若真有如此大军驻扎芍陂,我军贸然行动,只怕难以取胜。可若这只是虚张声势……”
他停下脚步,转身看向斥候们,目光锐利如刀:“你们可曾发现任何异常之处?比如粮秣是否有假?弓弩手是否真如所见那般众多?”
领队犹豫了一下,随即答道:“回将军,属下等确实发现了一些蹊跷之处。岸边粮秣堆积如山,但最底层的麻袋缝里漏出了几缕稻草,似乎并非全为真物。此外,篝火旁的士卒长矛隐约透出锈色,似乎并非精锐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