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制刀

另外就是网友们送来的药物,虽然早期是以青霉素为主,偶尔混有其它药物,不过很快网友们就开始根据各地情况的不同开始在不同的地方提供不同类型的药物,拿到《赤脚医生手册》的季汉医师们最开始只是照着上面描写的救治步骤做一些救治工作,但是很快就开始摸索着按照上面的图样寻找草药,甚至有些胆大心细的医师开始照着书上的示意图试着做些简单的手术。

(这也是为什么早先不能只带一本过来然后让其他人抄写,三国时候的纸跟现代没法比,并不具备大批量装订成册的条件,而竹简更是没法抄写图样,而医学上轻微的差别就可能导致医疗事故)

由于书上还画有人体内脏示意图,所以还有医师大着胆子用死者的身体与书上内容验证,其中又以凉州地区的医师经验最为丰富(因为这边打了不少仗,尸体管够),就是铁匠们打造的手术器械有点简陋。

当然汉军用的医疗器械大部分是网友们送来的,还搭配了消毒的流程,最重要的是这个时候许多病人让医师看病的时候都是出于“搏一搏命“的状态,因此不会有医闹。倒是因为不少医师能治疗以前不会治的病,被安上了神医的名头。

金城的水力车床还在制作各种箭杆和长枪,而冀县这边的水力作坊则重新开始打造农具。一方面是因为移民和民夫的到来冲击了原本的农具市场,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陈轩最近又给甲胄厂里面添了一套水磨车床设备,可以批量制作刀片。

————现代时间线————

甲胄厂的老师傅们得知又加了一套设备的时候还是很高兴的——这意味着老板看好未来的行业发展,打算投资扩大生产。

毕竟老板是个二代,谁知道他会不会心血来潮掺和甲胄的生意然后兴趣一散就把工厂卖了,而副厂长什么技术都不懂,整个一个老板的传声筒和人形图章,最大的爱好是耍大枪。

在摸熟了这套设备的使用后,老师们试着做了第一批刀剑——赵星告诉他们要做成环首刀和戚家刀的样子,主要是练手,这两种刀的造型不复杂,做坏了也不心疼。

虽然对副厂长质疑自己的技术有些不满,老师傅们还是做了一批刀剑,这些刀剑全靠铣床磨床加工,没有任何锻打淬火程序,若是让现代刀剑爱好者看到怕不是要怒批这些刀剑都是样子货,一点灵魂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