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幻形
明朝末年,天下大乱,然京师北京依然是繁华与神秘交织之地。在京城的角落里,有一座三教寺,寺中古树参天,幽径通幽,平日里香火不断,僧众诵经之声回荡在寺宇之间。
有一位名叫王生的年轻书生,因慕三教寺的静谧,便于寺中的一间斋房借住,以便专心读书备考。这王生生得眉清目秀,气质儒雅,为人谦逊温和,且心中怀着对世间万物的敬畏与好奇。
寺中的老僧玄空,见王生心性纯善,便在一个傍晚,将他邀至禅房,低声诉说了寺中的一个秘闻:“王施主,你可知这三教寺有一桩奇事。寺中的松鼠,乃是灵物,年深日久,竟习得幻形之术。它们平日与寺僧相安无事,但偶尔也会有顽皮之举,还望施主莫要惊慌。”王生听闻,心中虽感诧异,但仍恭敬地答道:“多谢大师告知,小生自当小心。”
在一个静谧的秋夜,月光如水,透过窗棂洒在王生的书桌上。王生正沉浸于书卷之中,忽然听到梁上隐隐传来窸窣之声。他抬眼望去,只见一个小巧的身影在梁间晃动。片刻间,一个仅有七寸高的小人出现在眼前。这小人头戴羽缨,身着精致的箭袍,腰间束着一条细细的丝带,脚下蹬着一双小巧的靴子,模样甚是可爱又透着几分古怪。
那小人在梁上踌躇片刻,便顺着柱子溜到了书桌上。它在桌上快速地走来走去,小眼睛滴溜溜地转,似乎在打量着王生。王生心中虽有些许惊讶,但想起玄空大师的话,便强自镇定,依旧低头看书,不予理会。
那小人见王生不为所动,似乎觉得受到了轻视,顿时怒目圆睁。它快步走到王生的书卷前,抬起小脚,用力一踢,将书卷踢落在地。王生眉头微微一皱,仍未作声。小人却得寸进尺,捡起桌上的界尺,朝着王生的手臂打去。王生下意识地抬手一挡,界尺击中了他的手腕,疼痛让他不禁“嘶”了一声。小人见此,愈发张狂,竟用力将王生推倒。王生一个踉跄,向后倒去,正好跌入一旁的砚池中。墨汁四溅,将他浑身染得漆黑。
王生狼狈地站起身来,心中也涌起一丝怒火。那怪人大叫:“伙计们快来,共击此无赖贼。”话音未落,只见墙壁的缝隙之中,源源不断地钻出无数个小人。这些小人如潮水般涌向王生,有的咬着他的衣摆,有的攀爬他的衣领,还有的在他的耳边叽叽喳喳,吵闹不休。
王生无奈之下,只得四面挥击。他的手掌每一次挥动,便能将几个小人拍倒在地。然而,这些小人却毫不畏惧,倒下一批,又涌上来一批,仿佛无穷无尽。王生渐渐感到体力不支,心中也越发烦闷,却又无法摆脱这群小人的纠缠。
就在王生感到绝望之时,玄空大师率领着一众僧众手持法器匆匆赶来。僧人们口中念着经文,手中的木鱼、禅杖等法器发出阵阵声响。随着僧众的靠近,那些幻形的松鼠小人似乎感受到了一股强大的力量,渐渐停止了攻击。它们的身影开始变得模糊起来,最终化作一道道光影,消失不见。
王生长舒了一口气,向玄空大师行礼道谢。玄空大师双手合十,说道:“阿弥陀佛,这些松鼠虽有灵性,但嗔念一起,便会惹出祸端。今日之事,也是对施主的一场考验。”王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经过这一夜的折腾,王生疲惫不堪。但他生性坚韧,并未因此而放弃在三教寺的读书生活。然而,次日清晨,当他整理衣物时,却发现笥中的衣服大多被啮咬得破烂不堪。看来,那些松鼠虽被僧众暂时驱散,却仍在暗中发泄着不满。
王生苦笑着摇头,他知道,与这些灵物之间的纠葛,恐怕还未就此结束。在之后的日子里,王生每夜读书时都会格外小心。有时,他仿佛仍能感觉到那梁上有双眼睛在窥视着自己,但他不再恐惧,而是以一颗平和之心去对待。他深知,世间万物皆有其存在的道理,与它们相处,需秉持着尊重与包容。
日子一天天过去,王生在三教寺中不仅学业有所精进,对世间的奇妙与神秘也有了更深的感悟。他时常与玄空大师探讨佛理与自然之道,在这乱世之中,寻得了一片心灵的净土。而那三教寺中的松鼠,偶尔仍会有一些小动静,但再也没有像那晚那般大肆骚扰。王生与它们,仿佛达成了一种微妙的默契,彼此相安无事,共同守护着三教寺的宁静与神秘。
松鼠幻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