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如此精良的甲胄自然需要由朝廷统一负责制造生产。至于那些从前退役下来的老旧甲胄,经过一番筛选后,除了少数具有特殊纪念价值或值得珍藏的之外,其他大部分都会被送进熔炉重新锻造。
毕竟,大明近年来的冶炼行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钢铁资源充足且质量上乘,完全能够满足大规模制造新式装备的需求。
而且,当下大明军队规模已然达到 280 万人之众,但与以往不同的是,现行的军制已彻底摒弃了陈旧的军屯制度。
取而代之的是全面革新后的新体制,通过稳定的财政收入专门用于供养士兵。现如今,大明王朝的财政状况良好,每年的财政收入岂止数以亿万两计的白银?
即便在军事装备更新换代等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国库里的财富依旧源源不断,丝毫不用担心会出现枯竭的情况。
朱标深知国家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的支撑,于是他当机立断派出了一批精明能干之人前往遥远的漠北进行勘察。据他所知,那片广袤无垠的土地之下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是金银和铜的储量更是大的惊人。
不仅如此,安西等地区同样拥有巨大的开发潜力。一旦成功打通这些地方与内地之间的通道,并展开正式的开采工作,那么将会有源源不断的金银财宝如潮水般涌入国库之中,为国家的繁荣昌盛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而最为关键的则是倭国的矿产情况。好在李景隆的来信已经将其详细阐明,包括具体的地理位置等等信息一应俱全。
想当初临别之际,朱标便已大致向李景隆告知了相关位置。待到抵达倭国之后,李景隆对于探寻矿产一事可谓是全力以赴、尽心尽力,甚至连搅动倭国局势这种事情也不过是顺手为之罢了。
待早朝结束后,朱标心急如焚地拉着自己的老爹朱元璋以及宝贝大儿子匆匆走进了东宫,径直奔向他的文华殿。一路上,朱标的心情异常激动,仿佛看到了一个充满希望和无限可能的未来正在向他们招手……
“爹!您看,这可是刚刚从勘探部队那边传递回来的重要情报啊!”
朱标双手捧着一叠厚厚的资料,急匆匆地走到朱元璋面前,脸上满是兴奋与激动之色,连声音都微微颤抖着说道:“经过他们长时间的艰苦探查和深入挖掘,咱们在漠南、漠北、安西以及遥远的新疆等地区都有惊人的发现!”
“那里不仅有着数量众多的金铜矿脉,而且还蕴藏着大量的银矿资源呢!”
“除此之外,更有许多其他种类的珍贵矿产等待我们去开采利用呀!据初步估计,这些矿产的储量极其庞大,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就算咱们大明朝世世代代不停地挖掘下去,恐怕好几百年也难以将其全部采尽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朱标越说越是激动,到最后甚至忍不住挥舞起手臂来加强自己话语中的力量感。
而一旁的朱元璋则早已听得目瞪口呆,他瞪大了双眼,嘴巴张得大大的,仿佛能塞进一个鸡蛋似的。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过神来,猛地一拍大腿,大声笑道:“哈哈哈哈!老子就晓得嘛,你这臭小子一直心心念念着那些偏远之地,肯定是有所图谋的。没想到居然藏着这么多宝贝!这下子可真是发财喽!咱们再也不用为银子发愁啦!”
说着,他又重重地拍了拍朱标的肩膀,表示对儿子此番功绩的赞赏和满意。
实际上,傅友德所统领的炮兵部队,确切地说是由曹炳指挥的那支部队。
里面人数大约在2万上下,这支部队有着明确而独特的使命——专司炸山之职。
要知道,他们所使用的炸药并非用于攻击敌人,而是将目标锁定在了那些巍峨耸立的山峰上。
朱标对于蒙古以及西伯利亚等地区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这一情况心知肚明。
那里不仅拥有大量的煤炭、铁、铜等常规矿产,甚至连珍贵稀有的金矿和银矿也不在少数。
此外,还有当今世界还未曾知晓的战略物资——石油。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尽管已经知晓这些宝藏的存在,但以目前的技术水平和国家实力而言,尚不具备对其进行大规模开采利用的能力。
然而,朱标深信不疑,所有这一切都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罢了。
而且朱标已经抓到了众多的希伯来人,也就是后世说的犹太人。
值得一提的是,这批希伯来人当中,绝大多数都是技艺精湛的工匠。虽说这些希伯来人对于所属国家并没有强烈的认同感,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头脑确实异常聪慧机敏。
朱标可不会纵容迁就他们,实际上,早在中原地区的早期历史阶段,便已有希伯来人的身影出现。
他们甚至还拥有一个独特的姓氏——蒲氏。这些希伯来人在经商方面颇具天赋,尤其善于赚取钱财。
洪武初年之际,父亲朱元璋也曾对他们采取过严厉的打击行动。经过那次事件之后,这些希伯来人基本上散布于河南、河北等地域。若不是因为朱标本人,恐怕这些人如今也就只能在河南一带靠售卖羊汤为生了。
当然,对于那些顺从听话的希伯来人,朱标自然会给予优厚的待遇。
但若是发现其中有人心怀异志,那么等待他们的命运将会是被送至周王朱橚那里。
朱标也想看看,能够深入探究一下,为何这些人的思维模式与常人如此不同?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他们如此聪明睿智呢?脑袋瓜儿都是怎么长的,朱老五很是擅长这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