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请来了奚美娟。
出于尊重,奚美娟讲述完毕,全体起立向秦怡致敬。
第二位是于蓝。
讲述人自然得由李元青担任。
李元青说不得那些肉麻的介绍词,只是平常语调叙述起于蓝老太太的人生经历。
“说起我和她的缘分,我第一次认识她是通过一部老电影《烈火中永生》,她扮演的江姐让我记忆深刻,我后来还去翻读了原着《红岩》,江姐同敌人展开的顽强斗争!
那时候我就把她当成了江姐,一种精神激励。
后来当我更加深入了解她,我发现她的事迹带给了我更大的激励。
1981年。
她和她的同事们终于有了几间简陋的平房。在大门口,她终于挂上了一块牌子——华国儿童电影制片厂!
从此她的身影总是第一个在这里,工作至深夜才离去。
一位万众拥戴的艺术家成为一名普通的创业者。
她用瘦弱的肩膀担起了孩子们的期待与梦想。
我在拍《母亲》时才知道,她有一根手指不太灵活。了解才明白,当年在儿童制片厂工作时,她的手指受了伤。哪怕身体有伤,她依然撑起来儿童制片厂的一片天!
她在片场经常对我说。
要多关心华国儿童,他们是华国的未来。
即便她早就过了古稀之年,她依然关心挂念着这份伟大事业。
她是华国儿童电影的垦荒者,也是我们心中永远的江姐!
她就是华国电影的于蓝!”
于蓝老太太满头银发,双手合十,向着为她鼓掌的在场嘉宾们不住感谢。
大屏幕上开始详细讲述老太太的生平。
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
于蓝从关外至关内逃难。
辗转张家口、天津等地念书。
初中还没读完。
七七事变,华北又沦陷了。
次年,她从“于佩兰”改名“于蓝”,同窗好友赵书凤的母亲“希望你们万里无云的蓝天下”。
也就是在这一年。
于蓝与同学一起加入抗日组织,徒步两个月抵达革命圣地延安!
她在延安一边学习政治理论,一边参加演出活动。
那时她就在多部话剧中担任女主角。
新中国成立后。
于蓝开始出演电影。
周总理在看了《革命家庭》后,曾评价过她。
“你演了一个好妈妈。”
也就是这部电影,让于蓝荣获第二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
这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