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瓶答,嗯,这是你家。
我随口哦?了一声,便见在旁伺候的仆人先给娘子递茶,然后又给男主递,游戏中的我背着身子拿起茶盖,眼前氤氲,出来一个背景标签,那男主学娘子样子吹了吹茶杯,我的脑中一紧,瞬时间,时间地点人物,家世情感新婚就都装到了脑中。
我不由愣怔几秒,消化了一下故事情节,然后视线离开游戏,问周瓶,这是怎么做到的?
你有没有听说过速读?就是看一眼大段文字就把它用眼睛成像拍成照片储存,快速理解照片,转化成记忆。
我说听说过,我一直认为这基本属于特异功能领域了。
周瓶说,刻意练习到一定程度,还是有成功的概率的。
那你的游戏是通过怎样的刻意练习让我成功的?我问。
周瓶笑笑,我用电脑模拟人脑,把大段落文字变成照片,这对电脑简直毫无难度,随后要把快照的照片变回文字,这技术拖好多年,现在都普及了,只是正确率还达不到百分百,而我需要百分百的还原,当现代技术还没那么完美时,我就想了些补救方案。
这也是第二部分的核心,就是让机器理解文字,机器理解文字和人类理解文字有一部分是相同的,比如让它认识玫瑰,那最好的办法是穷举玫瑰的照片给它看,通过学习,正确率达到我比较满意的程度,拿百合给它看,它会反馈这不是玫瑰,这种学习需要时间,但现有技术也学习的差不多了。
长话短说,理解复杂的文章、图片,机器都要逐一解构文章、图片上它已经认识的元素,解构的过程还是需要学习的。而解构和重组这两项机器艰难爬坡的技艺,人脑运行起来有如神助,有时通过刺激大脑的某个区域还能加快速度以及印刻深度。
于是你刚刚是电光火石之间把文字变照片,照片提取关键元素,把元素相关的事件、场景、人物切成影像播放,通过这顶帽子刺激我的大脑,达成快速印刻式记忆?这记忆能保留多久?我问。
周瓶作势咳了一下,你理解的不错,说起记忆保留,还记得海德公园那四个大字吗?它们是中文撰写的吗?什么字体还记得吗?
我吐一口气,记得,那个“梦境”的所有记忆我都记得,每个细节都不曾忘。那么……真的能记这么久,会不会对阿松造成混乱和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