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第一次考公就上岸的,只有他们

每一个在公考路上奋斗的考生,或多或少都对上岸有着自己特别的期待,也都曾怀揣着一次上岸的美好愿景,只可惜幸运实现者终究是少数。

而对于第一次参加公考就成功上岸的小伙伴,我们毫不掩饰地透露羡慕的目光。一次上岸的他们,节省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也少走了许多的弯路。

可能当其他考生还在埋头刷题的时候,他们已经进入单位,怀着忐忑的心情,谨慎做事小心说话;可能当其他考生还在为公务员面试而报班苦练之际,他们想的是,下班后又去哪潇洒;可能当你终于成功上岸,他们已经成为了体制内的“老同志”,对新入单位的你们“发号施令”……

一次上岸,是幸运的,更是令人羡慕的,是什么样,才使得一次上岸成为现实,他们又是凭借什么呢?

现实中,一次上岸者,这些人会占据绝大多数。

1.提前布局者

有这样一波人,从小就被灌输着、感受着体制带来的种种美好,将公务员作为理想的职业,也为此进行了细致的规划设计。

从高考的专业选择,迎合公务员报考要求,做到供需匹配,到填报志愿,选择定向培养,毕业直接给编制,再到大学早早担任班干部、成为党员,满足选调生报考条件……在父母和亲友的指点下,为考编做了所能做到的一切准备工作。

有着前人引路,提前布局,免走了很多弯路,目标清晰,大大增加了一次上岸的概率。而且懂得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报考岗位的限制性条件,限制党员、限制专业、限制户籍,被他们充分拿捏,如此一来,不上岸似乎听上去都比较奇怪了。

而且,当他们真正进入体制,尤其是回到家乡,那个关系错综复杂的圈子,有着七大姑八大姨的帮助,对于他们的前途有着难以明说的益处。

真正称得上,赢在起跑线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