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记那些公检法辞职后重度抑郁的人们

在2023年4月写公检法辞职那些事之前,一直以为辞职出来的绝大部分都是活的比较如意的,能见到辞职后不如意的人们的机会不多。

但是自从开始做了这个公众号以后,陆续有上千个公检法辞职的朋友加微信好友,发现了一些辞职的人员里,确实有很多辞职后不如意的,甚至有因此患上抑郁症的,而且绝不是极个别,目前已经有八位之多。

个别比较严重的,会一天到晚给笔者发送消息诉说,有时候一天能发几百条信息,甚至半夜给笔者打微信电话说要走上绝路的情况也有。在此觉得有必要将这类情况剖析一下根源,以供各位想辞职的公检法在职人员参考和提前预防。

一、公检法辞职后抑郁群体的主要来源

一是在体制内接触外界较少的岗位。

例如机关的一些岗位,尤其是一毕业就从校门进公门的。日常工作不接触实际业务,辞职前接触体制外社会越少,辞职后心理转型难度就越大,辞职前的工作越好干,辞职后就会感觉工作越难干。

在体制内岗位经常接触社会和老百姓的辞职党,目前还没有见到抑郁的。比如说有长期派出所、刑警反诈之类工作经历的,出来后想抑郁也难。

体制内时就需要经常求爷爷告奶奶去完成工作的话,已经算和体制外工作初步接轨了,个别的辞职出来后甚至会让他们感到一点幸福感。

二是心理出状况的以女性居多。

首先是女性辞职后压力更大。多半女性除了工作,还要料理家务,照顾孩子,如果再有个二胎烦恼,那难度更是地狱级增长。如果再有个家庭话语权问题,队友缺乏理解支持甚至拆台拖后腿,再有点婆媳矛盾等等,本身为了家庭在外面已经受了不少委屈,还要面对家里的一地鸡毛,往往就容易崩溃。

其次是女性在心理和生理方面存在弱势。不得不承认,女性天生思维方式和情感形式与男性不同。女性自尊心更强,性格更敏感,也无法像男性一样可以性情张扬无所顾忌的表达。

如果本身性格不是特别外向而是迫于生计而辞职出来抛头露面的,再加上每月总有那么几天淅沥沥的烦躁期,情绪没有出口,精神没有寄托,久而久之,心理过载,就会宕机。

最后是丛林环境对女性不友好。如果说体制内环境对女性的职业发展仅仅是不友好,那社会丛林环境则是非常不友好了。女性往往社交圈子窄,酒色财气这些非必备技能(点击公众号查看过往文章:酒色财气:公检法辞职后那些非必备技能)难以修炼。

比如男性一支烟就能和对方示好对话、一场酒就能初步建立关系的事,女性往往没有这种机会。不可否认,很多场合女性具有性别优势,比如亲和力强,更容易获得别人的优待。但是一旦面对绝对的甲方的时候,性别问题会立马转换为劣势甚至绊脚石。

很多业务并不是在办公室和会议室谈成的,而是在酒桌上、SPA包间、甚至娱乐会所妹子的大腿上达成的合作。放在男性角度去开展工作,有时候是花钱就能解决的,但放在女性角度,有时候就不是花钱能解决的。

最麻烦的是有一定姿色的女性,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恰巧遇到lsp的甲方。作为曾经在体制内有一定身份和社会地位,骨子里傲气犹存的有职业素养的女性,相信没有几个人愿意打破底线。这时如果没有更为强大的家庭背景或者职场保护伞作为后盾,就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但这是指普通女性,如果是那些收放自由、看事通透、进退有度的女性来说,辞职出来后,很可能混的比男的还要出色。

三是性格过于阳春白雪

首先,不合群的危害。有些人总是以为在体制内没混好,是因为自己有才有德有风范被排挤,结果出来以后发现,所谓有才能力强,离开平台后其实并不强;所谓有德的方面只是严于律人,宽以待己;代表有风范的方面只是代表着自己不合群而已。

在家不会迎宾客,出门方知少主人。殊不知闹市挣钱,静处安身,持身不可太皎洁,污辱垢秽要茹纳;与人不可太分明,善恶贤愚要包容。人家都喝你不喝,人家说一你说二,人家装傻你装精,这不是有风范也不是格局大,这是不识时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