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参加胖子的婚礼

按时间推算,苏清清的产期应该是明年四月份。

有了周光明这个忠实的跟随者,我不相信她能让我后悔什么。

大不了她找我要孩子的哺养费,但她也得拿出证据来证明这个孩子是我的。

明年三月,我可能要去南方一带考察学习。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下,听说南方遍地都是黄金。

这两年伍家村也有一部分人背井离乡,听说在外面也赚到了不少钱。

这其中就包括伍德林的儿子和儿媳。

所以伍德林预计,等那条公路修通后,伍家村至少有五六户人家准备修楼房。

伍德林想把伍家村变成小康村。

伍家村也是石岗乡下属的7个自然村里,第一个没依靠政府而自筹修路的。

伍德林在即将完工的‘大兴小学’的操场上,召开了一次动员大会。

他要求各家各户至少出一个劳动力,争取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把那条公路铺垫出来。

村民们不会白干,我早就承诺过,会给每人每天五块钱的补贴。

我之所以要这样做,不是因为钱多。

而是那条公路的末端就是我爸妈的老家,我怕一些觉悟不高的人会认为他们是在给我家修路。

当然也有一些觉悟高的人,就比如村里的伍老师。

他认为修桥铺路受益的是大家,都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听说到时候他们家也会建房子,而且也准备建在公路边上。

大家的思想都在进步,明白了交通的重要性。

我让花狗找来了两台挖掘机,配合大家一起干。

为了少占农田和耕地,我们尽量选择拓宽之前的老路。

所以又比原规划的路线多出了几百米,但又惠及了五六户人家。

腊月十三这天,一条两米五宽的土路就已经铺到了我爸妈家的家门口,用时还不到一个月。

路面上也不光是土,还夹杂着一部分碎石。

村里的石匠还打造出来了一个直径有一米的压路石。

伍德林身先士卒,大冬天的穿了件单衣,把一根粗绳挂在肩上,和十几个壮年劳动力拉着压路石在路上来回滚了五天。

这一幕感动了伍胖子,他们家正在筹备腊月二十二的婚宴。

有了这条新修的公路,他们家可以敲锣打鼓,很轻松的用花轿把陈爱华娶进门。

“德林叔,这里有2000块钱,是我补贴给乡亲们的,麻烦你分配一下。”

伍德林也没有拒绝,他知道伍胖子这些年跟着我赚了不少钱。

“你跟爱国两个是我们村最有出息的年轻人,不要忘记乡亲们,要带领他们共同发家致富。”

这种话伍德林在我面前也说过很多次。

我很惭愧,因为直到现在我都不知道该怎样帮助到大家。

无非就是让一些人到我的家具厂和制衣厂里上班。

工地上也需要人,但是太辛苦了,村里的那些年轻人根本受不了,倒是有一些年纪大的愿意跟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