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沉默,就是最好的应允

万一去了一趟,发现啥都没有,那大明的经济能承受住这样的阵痛吗?

而且,儒家的传统思想也是一道横在眼前的阻碍,例如宋濂便极其反对主动出征,因为在宋濂看来,打蒙元那是收复唐时失去的故土,打倭岛那就算作主动侵略了。

张天赐见朝堂上争论不休,只能亲自下场,帮百官解决后顾之忧。

“微臣有两策,可保此行万无一失。”

“一,除去大明军队占据佐渡石见之外,也可号天下商贾通倭岛,可划地分之,转移倭岛内部政治视线,以减轻我佐渡石见两地的防守压力。”

“二则为,一旦倭岛局势紧张,有激烈排外举动,可扶持傀儡政权,同时派出明军给予倭岛正面压力。”

“如此三方混乱局势之下,我大明自可将倭岛压制的服服帖帖。”

“如果上述两种方法皆无用,那么……自可多所残戮、鸡犬无余也。”

张天赐的提议自然和儒家传统背道而驰,但是张天赐提出的商贾入倭的计策,却让百官有些犹豫。

虽然朱元璋规定了四品之上不可经商,但是如果你说哪个朝中大官和商贾巨富没有任何交流,这是没人信的。

而所谓的四品之上不得经商的限制,也不过是朱元璋不希望这群官员做的太过而已。

商贾入倭,对于朝廷来说是无穷无尽的税款,是大笔的海关白银自然,对于勋贵大官来说,则是每年增加的“奉承”,是自己手中越来越多的土地和佃户。

同时,哪些商贾能下海,哪些巨富能出洋,这背后的利益也会牵扯到几百几千人,乃至几万几十万的大明商人和无数手工业者。

朱元璋看着朝上的文武百官,一听到张天赐提议商贾随军入倭,便一个个不再抱着儒家经典不放,反而变得默不作声。

沉默,就是政治中最好的应允。

朱元璋冷笑一声,想来今天张天赐这策令若是他不同意,恐怕这群文武百官,会挨个给他上书吧……

闭目沉思一会,朱元璋最后还是暗自在心底念叨:罢了罢了,等以后再收拾你们。

官员不再反对,朱元璋也顺水推舟,民间的商人听到可以下海经商,一个个高兴的差点跳起来。

三股力量一同推行这一件事,征伐倭寇这事自然是成了。

短短不到一个月,刚刚三月份开春,民间的商贾就开始催促自己上线的官员,询问朝廷什么时候同意下海。

而那些官员则一层一层向上打听,直到传到朱元璋的耳朵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