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交割之际… …”
徐行像是想到了什么,立刻打开手机登入国际天文研究中心的官网。
调出实时星图。
凝视着星图上的光斑。
脑海中逐渐出现一幅三维立体的影像,与窗外头顶的星空一一对应。
他的指尖不断划过屏幕,脑海中的三维投影也跟着变换角度。
看着上面不断变动的洛希极限参数。
徐行忽然意识到自己犯了个致命错误——月球确实不发光,但它的引力扰动才是真正的钥匙!
“潮汐锁定...潮汐加热...”
徐行迅速调出国家空间网站上,嫦娥七号刚传回的实时月幔流体力学模型。
庞大的数据流像是被按下慢放键一般,在视网膜上快速刷新着。
“难道… …先天之炁的阴阳分化不是光学效应,而是引力场在四维时空的拓扑褶皱?”
呃,不是徐行非要拽学术词汇。
而是自己对这个也是一知半解的,只能直接借用科普读物里的名称。
这还是之前发现真气的黑体效应后,才恶补的一些天体力学知识… …
简单来讲。
就是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
引力实际上是时空的弯曲,而质量的存在会导致这种弯曲。
四维时空指的是三维空间加上时间维度。
拓扑褶皱指的就是时空结构中的复杂形状或折叠,这可能会影响能量的分布。
再简单来说。
就是太阳和月亮运行到地球的特定角度,因为引力的作用,会不断泵入先天之炁!
然后因为太阳和月亮本身的特质,会给先天之炁加持上太阳之力、太阴之力。
呃。
叫特定角度或许有些不太准确。
毕竟太阳月亮貌似时时刻刻都在朝地球泵入“炁”。
也就是说东八区的修炼窗口期结束,是因为太阳或者月亮改变角度,转到东九甚至东十区去了… …
“那我只要速度够快,一直追着太阳月亮跑,岂不是能源源不断的捕获先天之炁?!”
我李哥绍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