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待结果的过程中,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无比漫长,警方深知这个结果对于案件的侦破至关重要。
他们一边继续梳理案件线索,一边将死者的照片带给于书文的家人进行辨认。
于书文的父亲接过照片的那一刻,手忍不住微微颤抖。
他的眼神中满是痛苦与震惊,嘴唇也开始哆嗦起来。
他的目光紧紧地盯着照片,仿佛要将照片中的影像刻进心底。
他仔仔细细地端详着,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那眼神里有对儿子的思念,也有对这残酷现实的不敢置信。
最终,他的泪水夺眶而出,声音颤抖地确认那具尸体就是自己的儿子于书文。
然而,当警方询问于书文的父亲关于炕洞角落里发现的手镯时,他却一脸茫然,眼中满是疑惑,对于这个手镯毫无头绪。
这一情况让警方更加怀疑手镯与贾海涛有关,毕竟贾海涛与于书文关系密切,而这个手镯又出现在案发现场,其中必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警方暗下决心,一定要顺着这条线索深挖下去,揭开案件背后隐藏的真相 。
在那间弥漫着腐臭气息的出租屋内,案发现场的每一处细节都仿佛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于书文的鞋子静静躺在炕洞的一角,鞋面满是灰尘与污渍,似乎在默默见证着曾经发生在这里的一切。
而那只被警方寄予厚望的手镯,极有可能是贾海涛留下的,此刻也在炕洞的阴影中闪烁着诡异的光。
这两件物品同时出现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就像是一道难以解开的谜题,却又明白无误地表明,两人都曾涉足这个犯罪现场。
每一位办案警员都眉头紧锁,神情凝重。
他们穿梭在现场与警局之间,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却始终被一个问题困扰着:
躺在炕洞中的究竟是于书文还是贾海涛呢?
这个问题如同一团浓厚的迷雾,萦绕在每一个人的心头,挥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