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登月的意义3

赵匡胤笑了起来,不过他觉得道理肯定就是这个。

“产业链,从这个角度来看,那岂不是更得搞。这从上到下所需要用到的东西,这其中又涉及到了多少产业?这些产业延伸出去又关联了多少工厂?”

赵普看到登月对工业和经济的影响后,脑子里的思维一顿发散,联想到化肥的那个视频,心里才清楚这些东西为什么不是小国能做出来的。

“一艘航母涉及了这么多的部门和企业,就像咱们的造船厂,一艘这么简单的船建下来,但也涉及数十个企业单位。”

“而载人航天这种肯定有更高的要求,那涉及到的配套企业产业估计也不会少。这其中能带动多少经济,牵扯多少人口家庭怕是难以计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赵匡胤此时脑子里全是这种大工业模式的想法,连忙拉过赵普准备研究一番。

因为造船厂那边有人提议开始研制蒸汽铁甲舰了,他想着能不能以这样的方式来带动经济,特别是技术的发展。

天幕继续播放。

“那么再换一个问题,航天领域的技术进步能让产业升级吗?”

“答案也是肯定的,任何一项技术都不是毫无价值的,航天领域上更是如此。”

“这方面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卫星定位,人们现在能打开手机进行导航,靠的就是航天领域技术反哺民用领域。”

“而仅在首都就有4000个空间应用成果在生物、医疗、农业、自然资源等行业被运用。”

“华夏航天集团智能科技研究院的技术用于无人驾驶技术,实现了车路云协同的智能接驳运用,让无人驾驶从科幻走向了现实。”

“产业的升级与迭代是相互影响的,航天领域的每一项成果、每一个技术突破最后都会反哺在民用领域,并引导一次产业升级。”

“大家想想一下吧,当华夏成功完成了载人登月,并在月球设立永久性的科研基地时,相关的技术专利会有多少?”

“日后任何一个想要登上月球的国家,都必须运用华夏的技术和设备,光是专利费就能收到手软。”

“这个世界上最值钱、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技术,那时谁又能绕开华夏技术呢?谁又能不给华夏支付专利费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