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的价值在后世是有公论的,从小立志为国家、为天下的人最终成了救国救难的大英雄,然后死于阴暗的权谋和无耻的小人之手。而更令人咬碎大牙的是一个救苦救难的清廉宰相被剐杀在菜市口时居然有大批百姓要挤上前去抢一块割下来的肉吃,此时这些人全然忘记了如果不是眼前这个被冤杀的人他们早就成了瓦剌人马蹄下的肉泥或是草原上的牧奴了。
因为对于谦遭遇的不平,这一世的朱祁钰在祭奠于谦时所用的规格有些高,高到令人咂舌。
皇帝祭奠臣子,杀三牲、扩建陵墓、修庙宇这只能说是皇帝对臣子的偏爱。陵墓也还好,倚靠西湖美景修在堤旁供世人可时时吊唁。庙宇也还能说得过去,景泰朝就封过河神、土地甚至为了开海禁还特意追封了永乐年间下西洋的马三保为致远伯,也是建了庙、封了神的。
就是给于谦建的这个庙吧......一言难尽。
活得久又曾经去过京城的可能会看着给于谦修的庙有点眼熟,部分场景就是按照正统年间的京西第一庙兴隆寺的模样修建的,或者再直白点说就是按照当年太上皇为自贬为庶民的正统帝朱祁镇修建的燕王府模样给于谦修的庙。
庙与庙不同,佛、道两派的都叫庙,但是寺庙在景泰年间是被打压到百不存一的局面,大量僧侣还俗,寺产被充公后发还给了当地的贫苦百姓或是招抚的流民。而道教的庙宇大多都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即便是有老鼠屎也都强调不要一杆子打倒一船人,只是有针对性的定点清除掉了。
如今参照当年的燕王府,也就是今上潜邸......咳咳,那个...按照正统年间的兴隆寺模样修建了已故的景泰朝重臣于谦的庙宇,多少让人有些浮想翩翩了。更何况太上皇帝还用大礼参拜的方式祭奠于谦,这个爆炸性的消息顿时传遍了大明的每一个角落。
为了平息闲言碎语,朱祁钰用了最简单粗暴的方法——继续祭拜!
以太上皇帝的身份下令天下人不得乱传闲话或是直接让朝廷刊印啥啥觉悟录之类的荒唐书册分发天下试图引导舆论这种蠢事肯定不是朱祁钰能干得出来的,何况本就怀着一颗对先贤完全无我的精神所感动,祭拜一下这种真正心怀天下抛家弃族的伟人本就是自己的愿望。
胡濙、王直等一干已故老臣的坟茔都迎来了太上皇帝陛下的祭拜,所用的礼仪一概超规格,甚至就近的藩王都被拉了来乖乖行跪拜大礼。
按照朱祁钰的话说,大明朝能有今天离不开忠贞臣子们的努力付出。能够回归乡里安享晚年的都算是少的了,好些深得先皇宠信的大臣甚至连死了都得随葬而不能回乡。在旁人看来这是无上的光荣,但也可以说是皇室惨绝人寰的剥夺了臣子们最后一丝留在人间的挂念。
“往后啊,真要是觉得哪位臣工功劳大,塑个像立在皇陵外也就是了。还得在一旁刻上此人的生平事迹立碑放在太学...不,得立到左顺门主道两旁,让所有进出京城的人都看到,唉~这才是真的说明咱们记得人家的好。”
“人家说是为天下人,实际上不就是为皇族守护这天下吗?我们不能待人太凉薄喽~”
朱祁钰这番话, 没人敢接。无论随行的侍从还是负责接待的当地官员全都是陪着笑脸傻乐的模样,全当是听不懂这位曾经的皇帝说的是什么。
“陛下,如今几位曾经侍候过您的已经故老臣都已经拜祭过了,他们所创办的学院您也都临幸过...如今是不是要定好行程,也方便其他他州府的官员早早准备接驾了?”
说这话的让人感觉是不是奉了京城里那位旨意来的,之前皇帝陛下朱见深来旨意......咳咳,那啥,写了请安的信件吩咐六百里加急送来南方呈给太上皇帝陛下御览时再三请求太上皇帝能够早日回京主持局面。
今上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了,据说是时不时的就会清醒那么一小会。是的,已经是时不时的清醒一小会这个地步了。
京城里不知道皇帝陛下会怎么样,一时间朝臣们也分成了几派。有支持按照宗室约法直接请成化皇帝的兄弟们回京以亲王行使摄政权扶持太子登基的;另一派则觉得应该请太上皇帝回京主持大局。至于这个大局具体是什么,谁也没有明说,更没人敢细问。
“嗯?”朱祁钰听了有些不高兴地说道:“怎么地,我为大明朝也是辛苦了大半生,眼瞅着快入土了回到故土走一走看一看,还要跟人报备吗?”
“岂敢岂敢,陛下是太上皇帝,大明有何处是您去不得的地方!只是这接驾的事情还是要有些大点的州府才有能力的,否则失了礼数不说,伺候上皇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了当地官员免不了又要被今上责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