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们厂的生产效率有所下降。”厂长沉声说道,“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必须尽快解决。”
领导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知道,生产效率的下降不仅会影响到轧钢厂的效益,更会让工人们的收入受到影响。
“我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的管理制度。”一个领导说道,“我们的制度主要是围绕考勤展开的,但执行得并不严格。很多工人迟到早退、消磨时间、懒散懈怠,这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
“确实如此。”另一个领导补充道,“而且,我们的工资体系也存在问题。现在的工资体系是‘八级工资制’,主要基于工人的等级来划分薪资。但这种制度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工人们缺乏提升生产效率的动力。”
听到这里,杨明心中一动。
他深知,要想提高生产效率,必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于是,他站起身来,清了清嗓子,说道:“我有一个建议。我们可以通过严格的考核来提升工人们的工级.
只要他们能够稳定地完成生产任务,并准时足额地发放工资,我相信他们的积极性一定会大大提高。”
杨明的话音刚落,会议室里便响起了一片掌声。领导们纷纷表示赞同,认为这是一个可行的方案。
然而,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个方案虽然能够暂时提高生产效率,但却带来了一个严重的副作用—-工人们开始变得缺乏动力。
因为他们觉得,无论自己多努力,收入都固定在一个水平线上,没有了上升的空间和动力。
“我们厂的生产效率一直上不去,我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工人的激励机制。”杨明的声音在空旷的会议室里回荡,打破了原本的沉默。
几位领导面面相觑,其中一位领导轻轻咳嗽了一声,缓缓开口:“激励机制?我们每年都有年终奖,平时也有各种福利,这还不够吗?”
杨明摇了摇头,眉头紧锁:“年终奖和福利是固定的,无法激发工人的日常积极性。我们需要一种更直接、更有效的激励方式。”。
“那你的意思是?”另一位领导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