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一切安好

“这和放不放权没关系。”

杨厂长更加不悦,挺直腰板严肃道:

“这是责任感,管理者必须冲在前线,管理层都不紧抓,工人更会散漫,工作不积极,磨洋工,生产任务怎么完成?”

“你这样下去,雨水一个姑娘家哪能镇得住工人,生产任务再完不成,小心你这厂长位子不保!……”

“不好意思,今年的生产任务,年中就提前完成了。”

何雨柱平静地翻动着手中的报纸,

“似乎你那般拼命,也就这样,倒不如我放手不管,权力下放,清闲自在,为什么工厂要改革,不就是因为管得太多、考虑太细,负担过重,举步维艰嘛。”

“只要把握住大方向,权力下放,事情就简单多了;

“龙门大开,江河之鱼竞相跳跃,万人群中怎会缺少龙虎之才,谁能干谁上。”

杨厂长瞪圆了双眼,愣了好一会儿,赶忙拿起暖水壶,给搪瓷缸添满了水,脸上堆满亲切的笑容,笑得眼角都挤出了皱纹:“小何啊,你倒是说说,这招是怎么想出来的,让我也学学。”

“其实挺简单的。”

何雨柱没有藏着掖着,淡淡地说:

“成立一个女子检查小组,天天查纪律,谁偷懒,工作不认真,生产的东西不合格,马上工资砍一半,放一个月假,天天来厂里学习,不来的话,另一半工资也扣掉。”

“铁饭碗砸不烂,但咱们能给它加个盖,有了盖子,想不积极工作都难。”

杨厂长瞪得眼睛更大了,不敢相信地问:

“就这么简单?”

“还能多复杂呢。”

何雨柱瞅了他一眼,然后平静地翻看起了报纸。

“真是这么简单?”

杨厂长紧锁眉头想了片刻,好奇地追问:

“为啥非得是女子检查队?男的不行吗?他们看起来更有威严啊。”

“权力一大,容易生出一堆像李副厂长那样的,反过来就不一样了。”

何雨柱表情严肃起来,认真地说:

“最关键的是,女子检查队里的女工们找对象不容易,作为厂长,得替她们个人问题想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每天查纪律,也是在帮她们搭线牵桥,厂里那么多未婚男青年,看上谁,还能优先挑;

“别的不讲,日复一日盯着看,万一哪天看对眼了,不就是促成一段美好姻缘嘛。”

“除了严管纪律这一点,”

何雨柱稍作犹豫,又接着说:

“要是厂里能自主经营,可以调整工资体系,工资分成基本工资和奖金,工作做得越好,每月到手的钱就越多,超过原来的固定工资;

“反过来,那些散漫偷懒的,奖金少拿,工资自然就低,这样才能有效解决职工积极性不高的问题,用钱推着他们往前走。”

杨厂长听得若有所思。

何雨柱看了看他,没再多言,

至于书面意见,也不打算提太多。

一些超前的、革命性的建议,在当前不一定适用。

工厂改革的路上充满了未知,需要一边踩着刹车,一边摸着石头过河,不断调整方向,尝试错误,而不是靠一道命令就能一蹴而就的。

这需要几百乃至上千人集思广益,持续调整。

个人的意见微不足道,必须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和支持,认为可行,并且可以先在一个试点工厂试试看。

最根本的问题,莫过于铁饭碗制度。

铁饭碗在手,工人们有恃无恐,即便调整了工资体系,有奖金激励,也只是一时的激励。

时间一长,

总会有那么一小部分人继续偷懒磨洋工,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很难有立竿见影的解决办法。现代社会公司管理这么严格,这样的现象还不少见。

在现在这种铁饭碗的背景下,这种风气更难消除。

就算扣工资,最多也只能扣半个月,一家老小要吃饭,总不能都扣光了,饿坏了身体,负面影响可大了,维持基本生活保障是必须的,但这又无形中给这些人偷懒提供了底气。

而直接打破铁饭碗,在当下根本不可能,那等于自毁长城,后果不堪设想。

况且,绝大多数工人都是勤劳肯干的,不能因为一小撮人就否定大多数人的付出。

“工资关乎每个工人家庭的生计,是个很好的突破口,”

杨厂长沉吟着,郑重地说:

“你要写意见书的话,关于这个思路,你再拓展一下,最好具体些。”

“行。”

何雨柱点头应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