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第443章 大唐的忌惮

贞观无太子 赴醉人 2400 字 2个月前

啥意思,一年多吞并整个吐谷浑你还懈怠了?

按你这说法,要是没有懈怠,伱还能更快一点儿呗?

人就是如此,真就只能看到狗吃肉,而看不见狗挨打。

“确实不容易。”阿史那泥孰在一旁说了句公道话,“当初听闻殿下以身犯险,以数千兵马镇压达延芒结波数万大军,说实话,臣听了也是觉得不可思议。

按照当时的情况,真要出了什么差池,可就不是今时今日这个结局了。”

“谁说不是呢。”契苾何力也在一旁说道,“要是当初达延芒结波没有中计,一意孤行的带着数万大军出城,这一仗谁输谁赢还真就两说。”

说到这个,他们大明王廷的官员都是一阵后怕。

当初达延芒结波只要出城了,那必然又是另一个结果。

当然,这两个人精这会儿也只是在配合李承乾卖惨罢了。

这个他们能理解。

不管怎么说,这一年李承乾成长得太快了,已经让大唐和大唐的皇帝感受到了压力,这时候必要的卖惨也就显得很有讲究了。

这事儿怎么说呢。

挺有意思的,纵使李承乾没有侵蚀大唐那些家伙的利益,但你太过顺风顺水了,这些家伙包括李二在内,都想敲打你一二。

站在他们的立场,这种敲打美其名曰为培养。

当然,他们是不会承认,这是羡慕和嫉妒。

要不然,李二为什么会纵容吐谷浑覆灭了李承乾的大明王廷?

不就是想让他吃个亏么。

只是李承乾不愿意吃这个亏罢了。

对于他们的小心思,段纶心里也清楚,当即就笑道:“说到底,还是殿下胆魄惊人!在那种情况下,都敢在慕容伏允和达延芒结波的眼皮子底下唱了一出空城计。

这换了达延芒结波,早就自乱阵脚了。”

他也来了有两天了,这几天也专门找人打听了一下当初大战的细节。

有些时候,他也不得不承认,李承乾的确有成功的基础。

“段尚书就别夸了。”李承乾笑道,“本王几斤几两,本王最是清除。

这一战能赢,说到底还是有很多外在原因的。

不单单如此,本王还使了很多拿不上台面的小动作。”对于大唐的那些官员,李承乾心里也是门清儿。

他此番示好可不单单是为了卖惨,更主要的原因是为了赢得大唐百官的支持。

大唐的那些家伙,他知道,如果自己表现得太过强硬的话,定然会适得其反。而要是稍微多一些谦逊,这对他未来继承大宝都是有好处的,只是现在看不出来好罢了。

“这还是说明了殿下,调度有方。”段纶继续笑道。

另一边,吐蕃的使者禄东赞看他们那边聊得火热,当即对伊原锡笑道:“伊尚书,此番大明王廷一战灭其国,奠定了大明王廷高原霸主的地位,当可喜可贺。

未来,伊尚书只会水涨船高,我吐蕃还得仰仗伊尚书才是。”

对于大明,吐蕃内部其实也有好几个声音。

只是他们那位足以比肩李承乾的少年赞普如今还压得下这些声音,而他此行,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敲定大明王廷的那批军械。

“贵使说笑了。”伊原锡笑道,“老夫只是个做事儿的,哪儿值得贵使仰仗,贵使只要满意我大明王廷的招待就好。”

对于吐蕃,伊原锡没啥好印象。

别忘了,之前就是苏毗犯边,虽然是苏毗犯边,但明眼人都知道,这就是吐蕃的计谋。

“伊尚书。”苏毗使者闻言,也是笑道,“我苏毗没有那么多的花花肠子,来,干了,外臣为大明贺!”

他确实说不出什么漂亮话来,索性就用酒来说事儿。

伊原锡闻言,当即也是举起酒杯,和这苏毗使者痛痛快快地喝了一杯。

另一边,高句丽的使者和倭国的使者也没闲着。

两人都将目光定向了西域各国的使者。

他们也好奇,西域诸国为什么突然就选择反戈一击了?

如果不是西域诸国的临时反戈,大明王廷想要赢下这一仗,至少没这么简单。

“你怎么看?”高句丽使者问道。

他问的对象是倭国的使者。

倭国使者摇了摇头,道:“不好说,我看那些西域诸国的使者,倒是没任何看法,反观他们挺开心的。”

一旁,薛延陀的使者也是摇了摇头,道:“想不明白,西域诸国明明和吐谷浑的利益是一致,结果他们偏偏就背叛了吐谷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