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京师第一花魁

月下寻花 西窗V听雨 3019 字 3个月前

当几天后他们的船被大胡子水贼凿沉,脑袋被老五老六老七砍下来摆在河滩上祭奠死去兄弟的时候,才后悔应该把船卖了!

商船倾覆的消息传回了阳谷县渡船码头,这下东明有水怪的传闻被证实了,都说老李不该贪图客人的几个银子,结果把命都搭上了。

叶寻花离了码头,见天色向晚,于是寻了一家驿馆住下。

这个时间尽皆是赴京赶考的举子,驿馆里已是人满为患。

好不容易被安排了两个房间,住进去后也没人来搭理,知道馆差人手不够忙不过来,只好自己动手开火做饭。

一宿无话,第二天早早就被吵醒,只好起身吃了驿馆准备的大锅饭,随着人流赶往汴京。

大宋国的都城汴梁,被称为东京,又叫汴京,后来又改为开封。

北宋画家张择端所画的《清明上河图》就是描绘的汴京盛况。

当时汴京有人口一百五十多万,人烟稠密,商业发达。

加之又是皇城所在,府衙林立,官员往来不绝。

又有各个国家的使节来朝,近的有西夏、回鹘、吐蕃、大理,远的有暹罗、天竺、波斯、大食等国。

可谓是万邦来朝,盛况空前,繁华一时无两!

这次的春闱省试,比之乡试又是大有不同。

光是来参加的各州府举子,就有两三万之众。

当时大宋下辖二十三路,有府十四个,州二百四十个,每个州府的举子一百人左右。

加起来就是两万多,再加上国子监、太学和四川地区直接参加殿试的“类省试”贡生,接近三万之数。

不过省试的录取率是很低的,往往五六十人才会录取一个,有时候甚至达到百里挑一。

凡是省试能够考中的基本上都会获得选官资格,只不过官职卑微罢了。

考试地点在京城的东南角贡院进行,由尚书省门下的礼部主持负责。

主考官、监考官由皇上亲自委派,一般都是六部尚书、翰林学士、侍郎等担任。

考官们一经委派,必须立即去贡院上任,考试期间不得离开,称之为“锁院”。

考试分为三门,和乡试相差不大,也是诗赋、贴经墨义和策、论。

每门连考三日,中间不得外出,相当于连坐九天的禁闭。

叶寻花进了汴京城就开始发愁了,赶考的举子太多,到哪里去住呢?

去年乡试府里有人给提前安排好了,可是来到这里举目无亲的,就不好办了。

一连问了七八家客栈,都被告知客满,又去找专门介绍出租房屋的伢行,也是没有空闲的了。

看来只能去寺院借宿了,汴京城内的大相国寺最是香火鼎盛,占地面积极大,不妨去碰碰运气。

他们是从京城的东南角陈桥门进来的,按说离得贡院很近。

可越是离得近住宿就越紧张,只能舍近求远了。

当他们走到半道上路过一处深宅大院时,叶寻花一把勒住了马缰。

“老大!怎么不走了?”

钱胖子也走累了,想着歇息一下也好。

“我去办点事儿,你们先去安顿下来,我随后就到!”

说完,叶寻花就下了马,问立春要了一个小盒子,拿了一个卷轴,把盒子揣在怀里就往人家大门里走。

看门的赶紧接过马缰绳将马拴在门口的栓马石。

叶寻花当即丢给了他一锭十两的元宝!

钱胖子的眼睛都直了!

十两银子就这么给了一个看门的?

要知道雇一个看门的一年也花不了一两银子!

然后就见看门的屁颠屁颠的把叶寻花请了进去。

众人这才打量了一下门上的牌匾:潮韵阁。

“这是啥地方?”

郑漏斗也不知道叶寻花想干嘛。

“看这规模气派,应该是某个大户人家。”

钱胖子猜测着。

“好了!都别猜了!老大让我们先去大相国寺投宿,我们赶紧去吧!”

周德彪无限信任叶寻花,叶寻花做什么自有他的道理。

众人只好满腹狐疑往前走,几乎穿过了半个内城,才到了大相国寺。

大相国寺的知客僧得知他们是来京参加省试的,倒也不敢怠慢,把他们请进了会客的禅房。

一个主事和尚接待了他们,在得知他们想要一个僻静点的院子用来租住时,当即答应了。

钱胖子赶紧捐了十两银子。

待主事僧人往外走的时候,赶紧问了一句:“师父!敢问潮韵阁是个什么所在?”

主事僧人一愣,随即低头合十念了一声阿弥陀佛。

“罪过罪过!无可奉告!”

出门走了。

我问个名字不说就不说呗,咋就成罪过了?

钱胖子嘟囔着,百思不得其解。

一会儿过来一个小沙弥,领着他们去了后院的一处安静所在。

几个人终于有了可以落脚的地方了!

叶寻花进了潮韵阁的大门,见人就打赏,最少也是十两银子。

终于惊动了为主的姨娘。

“公子从何处来的?”

“京东西路大名府莘县。”

李姨娘请叶寻花在暖阁坐了,丫鬟奉上茶来,叶寻花赶紧给丫鬟打赏,出手又是十两。

李姨娘微微意动,笑道:“公子若是只有银子,恐怕见不到我家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