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父母官这个词,在石忞用之前是没有人用的,一般直接称地方官,是她于上届科举考试授职激励新任官员时说的,意思简单明了,倒也不用特别解释,但一般只用于口语。

虽然练了些时间,但真正要在密信空白处落笔时,步千雪还是免不了有点紧张,犹豫了一会才落笔,幸好批语不长,要是再长一些,她估计就记不全了。

估摸着步千雪写好了,石忞才再次开口道:“书架右上方有空白卷轴,你拿四卷下来”,步千雪依言照办,“然后呢?”。

石忞道:“一卷写传朕旨意免台居县三年赋税;一卷问责方和在其位不谋其政、上下颠倒,罚俸禄一年,降一级,以一年为期以观后效;一卷免驻下谷省督察吏官职,朕不需要见风使舵混日子的督察官,此人永不叙用;最后一卷问责华中区督察史,降两级,贬为九原省省丞,以一年为期以观后效”。

以观后效在这里的意思就是这还不算完,如果在规定期限内任然没做好本职工作,那就继续降,而且降的力度会更大。

要不是方和还算忠心,现在又无合适人员顶上,石忞一定免了他的省首之职。若给了他一年缓刑,都还当不好这个省首,那就别当了。

至于督察史和督察吏,不是她刻意重罚,而是管理办法就是这么定的,因为他们是督察官员的官员,就是她的眼睛她的耳朵,替她监督地方官员并及时汇报,结果他们没履职尽责也就算了,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与帮凶何异?

若监察体系发挥不了它应有的作用,那国家就真的离灭亡不远了,所以她必须按律重罚,也算是杀鸡给猴看,给这些新建制的九区督察府定个基调。

步千雪写字的速度跟不上石忞说的速度,因此她才写了一半不到,石忞就说完了,不得不又问了两次,才把四个卷轴写好,盖好宝玺捆好放到一边。

因为石忞说了这些写好的卷轴只是初稿,到时候会随批好的奏疏一起送往内阁,由他们拟出圣旨或者诏书的正稿再呈上来,石忞满意才会盖上玉玺,不满意就打回去再写,直到盖上玉玺发往翰林院。

也只有正式的圣旨和诏书才归翰林院负责传达,像批阅的密信和奏疏就是从哪来就从哪回去,不归他们管,不然就翰林院那些人,哪里管得过来。

也不是所有定稿后的圣旨和诏书都要发往翰林院,比如准备当朝宣读的就不用,还有颁布的法律制度会由负责的府部直接刊发各部门、各府衙和各地。

最让步千雪没想到的是,石忞就那么随意的把宝玺藏到书架里,就在中间第二格书籍后面,估计不仅她想不到,其他人也绝对想不到,毕竟这么重要的东西,一般都会好好藏着掖着。

“清影快过来”步千雪一抬头就看到清影越过屏风走进来,石忞这才知道清影回来了,本来清影一直在寝殿陪着她的,但步千雪回来后,它就不见踪影了。

知道长大后的它闲不住,石忞也从不限制它的自由,但让她没想到的是这会又回来了,因为往常它都是一天来一次的。

步千雪给清影顺了会毛,又说了些话,才不舍的让它去陪石忞,再次坐下开始批阅大业。

三件加急奏疏分别是彻底剿灭西北、西南地区小股土匪势力请功的和沿海都督府训练水军的最新情况汇报,以及易统梵押解云处安一行的最新行程汇报,不日就会抵达繁都。

另外还有一封颜一诺的一般密信,她已经抵达呈曼所在之县,并开始侦查案情,至于九原省涉及石爽谋反的一众犯官她已经另派人押回繁都,预计十一月到。

奏疏的加急件虽然比密信多,但比密信好批阅,第一件就批了准奏二字,第二件和第三件则只批知道了即可,相当省事。

加急的刚批完,内阁又送来了一些按初稿拟定的圣旨和诏书,有对义云关战事论功行赏的圣旨,也有涉及职务调动的诏书。

石忞怕她既要批阅,又要盖印,太累,就想叫路关初进来,因为往常也都是她或者其他当值的内官来盖印的,没想到步千雪却不同意,追问之下,才知道她喜欢两人就这样独处。

至于清影,虽然它很聪慧,也通人性,但是毕竟不是人嘛,更重要的是她们都挺喜欢它的,自然不算电灯泡。

内阁、军密处和翰林院的密盒又先后送了过来,大部分都有些许新的密信或奏疏,这次没有再立马退回去,因为到中午时,批阅好的密信和奏疏会放到密盒中,但不上锁和贴封条,由两位宫侍送回去,再由内阁等通过驿站发出去。

两人就这么一个人念,一个人听,再一个人说,一个人写,期间还时不时交流一二,转眼间就到了中午,密信和奏疏却才批阅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