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到了三月,又到了武科会试的日子,如今天下承平,所以这一科,顾承宁将武科的录取的人数减少了一部分。
武科殿试刚结束,顾承宁刚刚返回太极宫,就有太监来报。
“禀陛下,刘公公他……”
顾承宁放下奏折,来到刘大的住所,刘大已经病亡。
顾承宁下令,让人将刘大的尸体安葬在了他弟弟刘三的身边。
三月二十五日,鄂国公杨玄臣病危,顾承宁带着顾言信去探望。
此刻太子妃跪在床榻前,抹着眼泪。
顾承宁走了进来,众人赶忙跪了下来,顾承宁大手一挥。
“都起来吧!”
杨玄臣挣扎着要起身,顾承宁亲自扶着他靠在床榻。
“杨兄,朕来看你了。”
“陛下,臣,臣怕是不成了,遥想当年与陛下在西域相遇,就如同昨日一般,臣本打算懒懒散散过一辈子,可没想到,没想到因为遇见陛下,改变了一生。”
“如今臣位极人臣,从一个侯爵,变成,变成了国公,全赖陛下恩宠,如今太子有陛下教导,臣便放心了。”
顾承宁也颇多感概:“你我相识四十余载,大梁有今日,你功不可没。”
“陛下,陛下推行新政,乃利国利民的大事,太子殿下,日后一定要坚定执行下去。”
顾言信赶忙说道。
“鄂国公放心,我记下了。”
太初十年三月二十九,鄂国公杨玄臣病逝,谥号忠武,配享太庙,鄂国公爵位由他的长子继承。
五月,冯胜去世,谥号忠贞,一样配享太庙。
短短两个月,两位国公去世,让顾承宁很不适应。
他虽然是禅让得到的皇帝位置,可顾承宁心里总觉得自己得位不正。
所以,他打算效仿刘庄,李世民,整个开国功臣排名。
九月,顾承宁下旨,在太和殿偏殿设立凌烟阁,并且评出二十四功臣,后来顾承宁发现,按照他心里的名单,这功臣上貌似都是武将,只有冯威和萧铨是文臣。
于是他又改了主意,分别设立凌烟阁和云台阁。
凌烟阁有十人为文臣,云台阁二十四人为武将,分别塑像。
云台阁这二十四人排第一的便是杨玄臣,第二是冯胜,冯胜完全是因为人家本来就是国公之后,最后跟了自己。
第三人便是常山,毕竟要君交情,常山和顾承宁是最亲近的,而且两人多少次一起出生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