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兵之前,大殿之中。
兵部尚书陆象先立于殿下中央,身形挺拔,眼神坚定,声音洪亮,侃侃而谈:“诸位大人,齐国这一年来屡犯我边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苦不堪言。我大汉朝堂,岂能坐视不理?此次出兵,一来是扩张疆土,而来时行复仇之举,为两次东征死难得将士们报仇雪恨,为保我大汉子民免受战火之苦,为我大汉边疆安宁,此战势在必行!”
陆象先的话语铿锵有力,字字句句掷地有声。
然而,话音刚落,一众反对再次讨伐齐国的文臣们便纷纷站出,言辞同样激烈,各抒己见。
礼部侍郎张明远,手持笏板反驳道:“陆大人此言差矣。兵法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我大汉损兵十万余,伤筋动骨与齐国边境虽有摩擦,但尚未到不可调和之地步。
我军元气尚未完全恢复,若贸然兴兵,必将劳民伤财,国库空虚,百姓疲惫,此乃不智之举。若能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争端,岂不更为上策?”
户部侍郎李浩宇亦挺身而出,补充道:“张大人所言极是。我朝近年来虽国力强盛,但连年征战,国库已渐显空虚。若再兴兵伐齐,军费开支庞大,恐难以为继。
再者,齐国亦非等闲之辈,其国力亦不容小觑。若战事胶着,旷日持久,对我大汉实为不利。”
双方你来我往,言辞激烈。
陆象先一方强调只有通过战争才能彻底解决问题,保护国家利益;而众文臣则更注重长远利益和外交手段,认为应先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稳固边境,待恢复元气后再次引军东征,避免不必要的战争损失。
尽管双方立场不同,言辞尖锐,但都是为了大汉的江山社稷和百姓福祉着想。
众人各有各的道理,各有各的坚持,然,决策权将落在皇帝刘弥手中,面对两次兵败的惨痛后果,刘弥也不得不权衡利弊,做出最有利于大汉的决定。
正此时,右翊卫大将军李玄贞眼见各方意见纷纭,争论不休,心中一股豪情油然而生,再也按捺不住,大步流星地走出队列,向着高高在上的汉帝刘弥进言。
“陛下,臣有一言。如今齐军因连胜而骄横,燕军则因利益受损而与齐军离心,加之陈国边境重地江都已落入我军之手,此乃天赐良机。
臣以为,只需派遣一员智勇双全的上将,引领赵丹道与北境精锐骑军进驻江都,陈军必将闻风丧胆,不敢轻易踏前一步。
届时,我军可集结主力,水陆并进,乘胜追击,一鼓作气之下,齐国必可扫平。”
此言一出,犹如投入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层层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