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心有不甘的徐光启与顾秉谦两人,朱由校看着两人强调道:“另外,朕觉得李首辅说得很对,大明是整个十八布政司、三个行都司与两个总督府的大明,而不只是某一地方的大明,希望徐阁老与大宗伯能顾全大局!”
被皇帝点名批评,两人只好强压着心中的不平,躬身答道:“是,陛下!”
而正头疼推行变革困难重重的李长庚,被皇帝将黄册与科举名额绑定的策略给深深震撼,有了科举绑定,清丈田亩与更新黄册可就是水到渠成之事。
堵在变革前面的最大阻碍瞬间烟消云散,岂能不让李长庚兴奋。
若真能将困扰几千年的土地问题解决,那他李长庚青史留名,会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启奏陛下,沈有容即将返京,不知何人可接任两广总兵?”
见科举之事已经聊得差不多,李长庚赶忙将话题转移到了其它方面,好转移之前御前相争的严肃局面。
对于两广总兵人选,朱由校一时没有太好的选择,在认真权衡一番后,朱由校最终还是做出了他的决定:“过完春节,让吉林伯马祥麟前往梧州接任,另外,广东水师也受他节制!”
“是,陛下,臣遵旨,只是不知京营右提督又该由哪位将军接任?”袁可立这个兵部尚书站出来应答道。
“朕听说武定侯郭应麟知兵事,而且平时日练不辍,现在还是镇边营同知,就由他接任吧!”
虽然朱由校看不上这些混吃等死的武勋,但还是想着能废物利用一下,毕竟这些人中,虽然没经历过边关锻炼,但大部分还是忠于大明、忠于皇帝的。
在京城无兵事的时候,他们守个京城还是没太大问题的。
“是,陛下,臣遵旨!”袁可立没做任何犹豫,直接答道。
对于这种京畿高级武官的任命,他们这些文官自然是不敢在皇帝面前置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