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甘宁并没有透露李济等人是唐剑麾下人马,再加上当时为了突袭孙权,穿的都是孙吴的衣甲。
所以李济等人并没有被认出来。
但是听到陆逊说要将孙权接回豫章安葬,甘宁就觉得,如果不是去往吴郡,自己也就没有跟着去的必要了。
否则再被人刁难问起,自己里外不是人。
他就打算将孙权的棺椁交给陆逊之后,返回舒城。
于是甘宁便找到李济,说了自己的想法。
但李术却坚决拒绝。
甘宁随即想起来,这个李济,一路上都透着怪异。
不管是经常看着孙权的棺椁在想些什么,还是现在的断然拒绝。
还有他自告奋勇要和自己一起护送棺椁回去的积极举动。
都让甘宁觉得这个人思想并不单纯。
但是,甘宁也想不出这个人背后有什么原因会导致他这样,所以也没多想,准备在交接了事情之后,就告别陆逊,向北去找唐剑。
但是李术却对甘宁说道:
“甘将军,您接下来始终是要去投靠唐侯的,您何不趁此机会,回去柴桑接出您的家人呢?”
“如今孙权死了,他的部下一定会认为是您出卖了孙权,害死了他,所以肯定会对您的家眷严加防范。”
“到时候要是真的听到您投靠了唐侯的消息,那么您的家人还能活吗?”
“不如就将孙权的棺椁送回豫章,末将再与将军设法出接出您的家人,这样再一起去投唐将军,才能万无一失啊。”
甘宁本来以为,仁义之人,不会拿别人的家眷作为要挟,逼自己就范。
但是回想起孙吴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一会儿用美人计召唐剑和刘备来想要妄加谋害。
一会儿又扣押诸葛瑾的家人让他去跟刘备讨还荆州。
可以说是完全没有任何下限!甘宁听到这里,也不免担心起来。
如今孙吴的将领都认为是自己出卖了孙权,才导致孙权被战败自杀。
如果真的不管家里人,那么可以想象,只要自己投向唐剑,那么自己的家人绝对活不到第二天!
甘宁也是有见识的人,听了李术的劝说后,也觉得有理。
主要是他这个人总是古道热肠,把别人都当君子看待。
只可惜,这个世间,尤其是孙吴的地盘上,还是小人当道,君子只能黯然避祸。
随后,甘宁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决定和李术一起护送孙权的棺椁回到豫章郡治所柴桑。
但是在返回豫章之前,孙吴的将领对于是直接撤,还是打一个胜仗再撤这件事上产生了分歧。
有人认为如果拖延时间,那么孙权的遗体都要臭了,还是尽快让主公入土为安的好。
持这个意见的,多半是文官。
而武将们则认为,如果不打下一个地盘就狼狈撤回,那么这一次出兵就是一次完完全全的失败,对于扶立新主不利。
陆逊只好将这个消息派人告知在柴桑的鲁肃和张昭。
柴桑城中,郡府。
鲁肃正坐在书舍里办公,身边的文书摞得快有一尺高了。
孙权这次出兵,可以说是让他绞尽了脑汁,才从各地搜刮来这些粮食兵员。
还好是赶上了秋收,再加上甘宁在庐江攻破了皖城,杀了朱光,获取了许多粮食。
要不然光是粮草的缺项就让孙权此次出兵胎死腹中。
可即便如此,粮食的消耗规模仍然不乐观。
孙权麾下,世家门阀云集。
这些人投靠孙权,只为了自家的家族利益。
所以他们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来贪墨粮草军饷。
而孙权一直以来也没有什么有效的制约办法。
只能通过不断的向外征战,来从这些大族手里要兵要粮。
但是要来的钱粮又经常被他们通过各种手段克扣回去,还经常虚报人数吃空饷。
但是孙权又不得不一次次的求着他们出兵,所以也不好摆明了翻脸。
然后这就会形成一个死循环。
让孙权麾下兵马的战力越来越弱。
跟孙坚、孙策、甚至是周瑜时期完全不能比。
鲁肃翻了翻账册,眉头紧皱。
这一场战争,再度掏空了孙吴所有的底气。
如果此战不能打出较好的战果,那么孙家在江东的统治就会再跌下一个台阶,达到历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接下来要面对的,就将是民怨沸腾,再也收不来税粮,世家大族也将更加阳奉阴违,将孙家的政令视为无物。
鲁肃突然抬起手,按住突突乱跳的眼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