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个?很多人都是藏着掖着,生怕别人遇到挫折。天才不少,但能站在顶峰的却寥寥无几。原因很简单,他们没有经历过真正的磨难。就像那些未经风雨的幼苗,虽然看起来生机勃勃,却难以承受大自然的考验。只有那些在风雨中成长起来的树木,才能成为参天大树。
雷功看着风尘的背影,仿佛看到了自己的老友。当年的他也是这样的少年,虽然只比风尘大了几岁,但十八岁的年纪同样倔强,宁愿吃苦也不愿受任何规矩束缚,更不愿被万事裹挟。正是这样的性格,才成就了后来那个惊世骇俗的天才。就像一粒种子,只有在坚硬的土壤中挣扎,才能破土而出,成长为参天大树。
风万霖十八岁告别长辈,六十年过去了,那个曾经狂傲的少年,如今已经搅动了整个玄门,正邪两道无人不知,高修往下谁人不晓。他带着风家一个不起眼的小玄户,一跃成为北疆之首,镇守大漠的同时又震慑着整个玄门。如果不是他风万霖不愿,后来的风沙堡早已是大帝宗门,又怎会到最后被人算计时还在九耀仙门之间。就像一颗流星划破夜空,虽然短暂,却留下了耀眼的光芒。
回想起老友,雷功又想到了自己。他何尝不是一身孤傲,四百年才大器晚成。如今的名声,只是在最后两百年才达到顶峰,之前的两百年,他只有狂傲的性格,吃了不少亏。就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虽然外表粗糙,但内在的光芒终将被世人发现。
直到遇见风万霖,两人志同道合,互相学习,雷功开创了自己的绝学雪落苍穹,九天神雷诀也因此大成。他霹雳堂一脉因此威震天下,不再只是玄门中流,而是站在了九耀仙门的顶端。他本人也有了大帝的风范,但和老友一样,他雷功也不愿意。就像两颗星辰在夜空中相互辉映,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想到这里,雷功又不禁想起自己现在的处境。霹雳堂的人们眼巴巴地等着他伤势恢复,雷鸣山一脉的无数生灵也在盼着他归来。春秋大帝独自支撑,瑶池的条件如此艰难,而风尘又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如果换作老友风万霖面对这样的处境,他会怎么做呢?就像一位将军在战场上,面对艰难的抉择,每一个决定都关系到无数人的命运。
雷功沉思了片刻,直到风尘已经迈步出门,他还是没有想出答案。因为在雷功看来,风万霖不会遇到这样的局面。哪怕是三年前那样的绝境,九幽冥帝真身出阵,上古之名也被他捣碎了真身,只能凭借通天箓逃出残魂。就像一位勇士面对强大的敌人,即使身陷重围,也毫不畏惧,勇往直前。
想想看,九幽那家伙都那么厉害了,更别提雷鸣山那时候的动荡了。虽然风万霖最后也挂了,但那时候的情况,雷功自信就算是玄门里最牛的那些人,甚至是苍云大帝亲自上阵,也不可能比风万霖做得更好。毕竟九幽那家伙可是从上古时代就存在的,传说中还是上古五帝联手封印的呢。这历史的长河啊,虽然波涛汹涌,但只要有点智慧和勇气,总能找到前进的路。他们明白,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挑战和机遇,那些能看透时代脉搏、跟上历史潮流的聪明人,总能在风浪中找到自己的航向,就算在最黑暗的时刻,也能找到那一线光明。
所以雷功的处境,要是换成风万霖,那肯定是挡者披靡,无人能敌。就算莫问剑真心出手,再加上妖王那些后来的家伙,也别想从风万霖手里抢走雷鸣山的任何东西。因此雷功左思右想,就是想不出风万霖现在会怎么选。就像一个棋手在棋盘上,面对复杂的局面,每一步都可能改变整个棋局。他们知道,每个选择都可能改变命运的轨迹,真正的聪明人总能在复杂的局面中找到那步最合适的棋,从而掌控全局。
不过雷功和风万霖是生死之交,彼此的性格都挺了解的,所以雷功多多少少能猜到老友的选择。就算现在的情况,退一万步讲,如果风万霖真的面临这样的选择,是好言相劝风尘留下,还是坦然接受他的决定,或者是跟他一起走,不受古元大师的条件限制,再或者,听完古元大师关于大劫无量大道无常的感悟后,和他一样选择束缚风尘。他们的友情,就像山一样坚固,彼此了解对方的做事风格和内心世界,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刻,也能互相支持,共同面对。
最后雷功摇摇头,这些选择都不符合老友的风格。以风万霖的个性,先不说会不会有其他办法,就算是入瑶池疗伤,他也不会顾忌古元,更不会把难题推给姬瑶,也不会把希望寄托在风尘身上,这样一来,所谓的条件就不成立了。他会直接闯进去,或者和古元交换条件,反正条件本身也不会让他听人指挥。风万霖的风格就像那自由的风,不受任何束缚,总是按照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不依赖别人,不畏惧挑战。
至于风尘的事情,在风万霖看来,哪有什么大劫无量大道无常,每个人的命运都是自己选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