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在曙光将至时陨落

1978 年,那是一个充满希望与变革的年份。5 月 11 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热烈讨论。

在靖远县,县委扩大会议在庄重的氛围中召开。会议室内,灯光柔和地洒下,众人的面容严肃而专注。县委书记率先发言,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同志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社论意义重大,它为我们拨云见日,让我们重新审视过去十年的种种。我们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深刻反思这十年间的每一个决策、每一项行动。”

一位年长的干部缓缓抬起头,眼神中满是感慨:“这十年,我们走了不少弯路啊。就像在迷雾中摸索,看不清方向。如今这篇社论,如同灯塔,为我们指引了道路。我们要勇敢地面对过去的错误,从中吸取教训,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

一位年轻的干部紧接着说道:“没错,我们不能再被错误的观念束缚。要敢于质疑,敢于实践,用实际行动来验证真理。就像那些被下放到我们这里的教授讲师们,他们的知识和才华被压抑了这么久,现在是时候让他们发挥作用了。”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另一位干部站起身来,情绪有些激动:“我们要为那些遭受不公的人们平反,让他们重新回到属于他们的岗位上。就像凌教授,他本应该在大学的讲台上教书育人,却因为这十年的动乱,历经磨难。我们不能让这样的悲剧继续下去。”

会议室里的讨论越来越热烈,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在为靖远县的未来出谋划策。有人提出要加强教育投入,培养更多的人才;有人建议要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每一个发言都饱含着对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许。

与此同时,省高教局的工作组也来到了靖远县城。他们肩负着重要的使命,要具体调查几位被下放到靖远的教授讲师的情况。凌教授作为其中的重要人物,被邀请到县城协助工作组解答当时的情况和问题。凌教授怀着复杂的心情来到县城,他深知这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在与工作组的交流中,他详细地讲述了自己这十年来的经历,那些艰难的岁月,那些被压抑的才华。工作组组长认真地聆听着,不时点头表示理解。最后,组长满怀期待地对凌教授说:“希望你能早日回归我们大学校园任教,你的个人问题我们会按流程处理。”凌教授听后,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仿佛看到了未来的希望。这十年来的等待,终于看到了曙光。

然而,命运却总是充满了戏剧性。凌教授惦记着家里人,尤其是身怀六甲的妻子卓群。他归心似箭,在 5 月 20 日的傍晚,尽管天气预报显示即将下大暴雨,汽车站的工作人员也劝他明天再回,可他却说:“靖远的天气就是这样,竹筒水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很快就过去了,不怕。”于是,他毅然登上了回石坎的客车。

天空仿佛被一块巨大的黑幕笼罩,乌云翻滚着,如汹涌的海浪般层层叠叠。狂风呼啸着,吹得树木东倒西歪,发出阵阵凄厉的呼啸声。不一会儿,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落下来,如同无数颗子弹射向大地。雨势越来越猛,很快就变成了倾盆大雨,整个世界仿佛都被这狂暴的雨水所淹没。

山间的溪流在雨水的灌注下,迅速涨满,变成了奔腾咆哮的洪流。洪水如脱缰的野马,沿着山谷汹涌而下,冲垮了桥梁,淹没了道路。在靖远路段的国家公路和县级公路均被洪水淹没,一片泽国。行驶在石坎路段的客车,如同暴风雨中的一叶扁舟,艰难地在水中前行。司机紧紧握住方向盘,神色紧张,额头上布满了汗珠。助手也瞪大了眼睛,紧张地注视着前方的路况。

突然,一股巨大的洪水从山坡上倾泻而下,如同一堵水墙,狠狠地砸向客车。客车在这强大的冲击力下,瞬间失去了控制,被凶猛的洪水无情地冲走。车上的乘客们惊恐地尖叫着,他们紧紧抓住座椅和扶手,脸上充满了恐惧和绝望。凌教授也在其中,他的心中充满了懊悔和无奈。他想起了妻子卓群,想起了未出生的孩子,想起了自己刚刚看到的希望。但此刻,一切都已经太晚了。

客车在洪水中翻滚着,被冲得越来越远。洪水夹杂着树枝、石块等杂物,不断地撞击着客车,发出令人胆战心惊的声响。车上的乘客们有的被甩出车外,有的被洪水淹没,生死未卜。整个场景如同人间地狱,令人悲痛欲绝。

当人们在洪水后三天找到汽车残骸时,看到有 20 人还端坐在座位上,那场景令人悲痛欲绝。呜呼哀哉,凌教授的命运令人叹息,他的故事也成为了那个特殊时代的一个缩影,他将永远留在了靖远。

卓群靓妈原本正满心欢喜地等待着丈夫的归来,她轻抚着高高隆起的腹部,想象着一家人未来的美好生活。当噩耗传来,她只觉得世界在瞬间崩塌。手中正在缝制的小衣服悄然滑落,她的眼神从最初的不可置信渐渐变得空洞而绝望。泪水如决堤的洪水般汹涌而出,她瘫坐在地,双手紧紧捂住自己的嘴,试图压抑那悲痛欲绝的哭声。她的身体剧烈颤抖着,心中满是对丈夫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恐惧。那未出生的孩子仿佛也感受到了母亲的悲痛,在腹中轻轻蠕动。卓群靓妈咬着嘴唇,强忍着心中的痛苦,她知道,为了孩子,她必须坚强起来。

小主,

小凌晨虽有着八岁的身体,却藏着五十岁的灵魂。当他听到父亲的消息时,内心如被重锤狠狠敲击,前世的记忆与今生的悲痛交织在一起,让他的心情沉重到了极点。然而,他很快意识到自己不能被悲伤击垮,尤其是在母亲如此脆弱的时候。

小凌晨努力平复着自己汹涌的情绪,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走到母亲身边。他小小的身影在这一刻仿佛变得无比高大,他的眼神中透露出超越年龄的沉稳与坚毅。他轻轻地握住母亲的衣角,用一种坚定而温暖的语气说道:“妈妈,别难过。爸爸虽然不在了,但他一定不希望看到我们这样伤心。我们要坚强起来,好好生活,这样爸爸在天堂才会安心。”

卓群靓妈抬起满是泪水的脸,看着小凌晨,声音颤抖着说:“凌晨,你还这么小,怎么能懂这些?妈妈心里好苦啊。”

小凌晨握紧母亲的手,认真地说:“妈妈,我虽然小,但是我知道我们不能一直沉浸在悲伤里。爸爸走了,我们还有彼此,还有弟弟或者妹妹。我们要为了他们好好活下去。”

卓群靓妈泣不成声:“可是妈妈不知道该怎么办,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

小凌晨眼神坚定地看着母亲:“妈妈,别怕。我会陪着你,我们一起面对。我会像爸爸一样保护你和弟弟妹妹。”

卓群靓妈紧紧搂住小凌晨,泪水依旧不停地流淌,但心中却多了一丝温暖。小凌晨继续轻声安慰着母亲:“妈妈,我们还有彼此,还有未出生的弟弟或妹妹。我们要一起面对,一起走过这段艰难的日子。我会像爸爸一样保护你,照顾你。”

小凌晨的话语如同黑暗中的一束光,照亮了卓群靓妈心中的阴霾。她看着小凌晨,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感动。在这个悲伤的时刻,母子俩紧紧相拥,相互依靠,共同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巨大打击。小凌晨用他五十岁的灵魂,给予母亲勇气和力量,让她在绝望中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1978 年,那是一个充满希望与变革的年份。5 月 11 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热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