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杨乃侥幸上位者,不足为虑!”
李翊直接一杆子拍死,否决了张杨威胁的可能。
他这话也没说错,张杨能成为一方诸侯,运气成分占了很多。
张杨原本是大将军何进的部下,算是物以类聚了。
后来奉命去并州募兵,结果被南匈奴单于给掳走了。
结果后面又稀里糊涂地被放了回来,还带回了兵!
靠着这些兵马便在河内占据了些地盘,成为一方诸侯。
张杨为什么被匈奴人放回来?
又为什么还带回了兵?
他与匈奴单于是不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交易,这些就不得而知了。
但能确定的一件事就是,早在袁绍发迹之前,张杨就已经在河内坐拥五万大军了!
按理说,张杨这拿的是妥妥的大男主剧本。
可惜这人有名无实,是个既无胆略又无见识的庸人。
在先天优势那么好的情况下,毫无进取之心。
这么多年过去,手上还是只有五万大军。
除了在护送天子一事上出过手,这些年在河内一直碌碌无为,当个土皇帝享受生活。
别说他像刘备、曹操那样有野心了,即便换成袁绍来。
趁着这几年天下大乱,占据北方一半儿土地绝对轻而易举。
可偏偏给张杨机会,他不中用啊……
由此,李翊对张杨这个人的定义就是——
胆小怕事,好大喜功。
就是一个弱点放大的袁绍,
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
可偏偏他又没有袁绍的优点,可不就是庸人一个么?
“曹公放心,虽然天子东归一事上看似有四股势力,实际上只有三股。”
“以张杨的性子,他断不敢直接参与天子东归的事……”
哦?
见李翊如此笃定,曹操当下也不再追问。
因为李翊在料算人心一事上,那可是天下一绝。
连曹操都自叹弗如。
既然李翊说张杨有贼心没贼胆,那曹操就不用操那个没用的心了。
“好好好……”
将这些烦恼通通抛诸脑后,曹操的心情舒缓了许多。
主动替李翊斟了杯茶。
“来,李司马喝口茶,润润嗓子。”
“与曹某说了这么久,想必已经口干舌燥了吧?”
曹操笑着将茶盏推至李翊跟前,满怀关切。
他语重心长地说道:
“只要此次西进洛阳,能够成功迎奉到天子。”
“子玉便是迎奉天子的头号功臣!”
“到时候见了天子,论功行赏,曹某一定向天子表明。”
“不论什么赏赐,什么官衔,曹某都会向陛下为你讨来!”
这倒是曹操的真心话。
曹操现在只是一个兖州牧,所以他在封赏官员时,只能封牧守以下的官职。
是不能够封朝堂上的官衔的。
但在迎奉天子后,便大肆封官。
当然了,封的都是自己手下的人。
一方面,肯定是优待功臣,照顾兄弟。
另一方面,是为了让自己的政治地位更具合法性。
他向李翊承诺封赏,说是向陛下讨要。
但实际上还是曹操自己出钱出力封赏。
朝廷那边唯一曹操给不了的,就是官衔了,他在名义上没那个权力。
曹操在许诺李翊官衔封赏的一瞬间,眼眸中迸射着精光。
仿佛看到了王图霸业的雏形,看到了将来一统北方,一统中原,一统天下的盛景蓝图!
“曹公,现在还不是高兴之时……”
就在曹操得意忘形之际,李翊忽然一盆冷水浇了过来。
令曹操来了个透心凉。
“子玉此话何意?”
曹操忙问。
“迎奉天子乃是头等大事,如果稍有不慎,我们就可能沦为董卓、李傕、郭汜之辈!”
“到时候被天下群起而攻之,如之奈何?”
迎奉天子看似是一桩美事儿,其实确实危险与机遇并存。
如果你把控得好,当然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如果你把控得不好,那便是董卓之流。
到时候再给你来个十八路诸侯“讨曹”,就问你顶不顶的住?
一下子,原本喜上眉梢的曹操整个人都紧张起来。
李翊的确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拥立天子存在的巨大政治风险。
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扣一个祸乱朝纲,把持朝政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