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既然开口日后要让李诚向皇后禀报请示,那就绝对不是在说玩笑话。
凤海司原本就是因为皇后弄出业的盐和糖才设立的,如今又有了棉花,那自然更得给皇后记上一功。
当然,这一回,谢家也跟着沾了光,毕竟这是谢家人弄到的种子,而且最开始也的确是在锦州试种棉花来着。
谢七郎,也就是谢修远被调任吏部,任考功司郎中,从五品。
这个官升得看似莫名其妙,但是圣人心腹都懂。
谢家立下这等大功,皇后已然为一国之母,无赏可赏,自然就要恩及其家人。
除了谢修远之外,谢四郎升任国子司业,从四品,而他的顶头上司,就是国子监祭酒常文海了。
如今也就是谢修文的位置没动,但是大家都不是傻子,也都看出来了,这京兆尹甚至是以后的大理寺,绝对是谢修文的去处。
李诚奉命过来,房书勤也跟着一起。
谢初夏在一众宫人的陪同下,总算是见到了这位名闻天下的宰辅。
不得不说,房书勤的确是一位智者,虽然他与圣人并无血缘关系,但是在很多大事上,圣人更倾向于听从他的建议,而非是舅舅孙无伤的。
并非是圣人对孙无伤有所防备,而是房书勤的的确确是一位智者。
关于棉花的事情,自然是少不得一番介绍。
“这些是吾命人做出来的成衣,还有棉靴、斗篷等。因为去岁收上来的棉花有限,所以做出来的棉布衣裳并不多,而且还是以单衣居多。这册子上记载了所有制品的数量,诚世子可决定如何在四海楼中售出。”
李诚看过后,心里大概有个底了。
“多谢殿下,此乃造福我大雍百姓之益事,微臣定然会好好将棉衣推广,不过,因为并非是珍宝,故而这价格可能上不去。”
“无妨。吾做这些,原本也不是想要得利的。且大多数的成衣,还是要送到边关将士手上的。”
“殿下高义!”
谢初夏只是笑笑,又看向了房书勤:“不知房相可还有何高见?”
房书勤摇头:“殿下与诚世子都安排得极好,微臣相信诚世子定然会将一切布置妥当。户部那边已经去跟殿下带来的人手去做学习了。相信来年,我大雍便能种出更多的棉花。”
“房相所言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