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学赟在背后推了顾颜舒一下,然后与他一起走进李家的队伍中。
李家家主七十高龄,坐在最中间的马车里,看起来精神还不错。
“祖父,这位是户部尚书之子,也是南山居士的弟子,他想求见您老人家。”
李家主与南山居士算得上好友,对他的弟子自然另眼相看。
“小友是路过荥阳还是专程来找老夫的?”
顾颜舒便把北方的战事简单说了,“孙侄儿急着南下,但这运河上的船都被李家包了,因此想请李家腾出一条船给小辈,万分感谢。”
李家主听到这个消息久久不语,表情有些复杂,最后叹气道:“大梁已然四分五裂,又有强敌环伺,也不知哪里还有净土。
你们为何执意要南下而不是去都城呢?”
顾颜舒直言道:“因为都城无兵可调,无粮可借,更无钱可拨,去了也是白去。”
“你父亲可是户部尚书。”
“正因如此,孙侄儿才知道朝廷已无力抗敌。”
“那你南下要去哪借兵?南方……”李家主默默思索了一会儿,问:“可是去江都寻求帮助?”
高学赟低着脑袋,眼底闪过一抹嘲讽,江家气数已尽,哪来的能力与突厥抗衡?
顾颜舒顿了顿,今时今日,似乎已经没有低调了。
他高声说:“侄孙不是去江都,而是去岭南,我岳父在苍梧郡任郡守,还有位表姐执掌永平郡,二人皆是忧国忧民之辈,且他们有能力助我。”
“你岳父是……”李家主脑袋里转了一圈,恍然大悟:“是太傅之子啊,确实听说他去岭南做官,为何还未调回都城?”
“或许岳父大人觉得岭南更好吧。”
岭南这地方,在许多人看来,不仅入不了眼,连耳朵都入不了。
说起岭南,他们想到的只会是一群未开化的蛮夷。
南蛮子的称呼也就是这么来的。
而且苍梧一直都是朝廷流放犯人之所,与西北苦寒之地无甚差别。
没想到沈念尧竟然在苍梧郡不肯回都城,难不成是沈家知道北方要被突厥大军踏破,所以才选了岭南作为庇护之所?
李家此次搬迁,目的地是蜀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