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灵通的早就知道棉花的好处了,并且也有官员派人出去寻找野棉花。
只要等明年,他们也可以拥有棉布了。
“行,那我就先谢过洛大人了。”姚郡守知足了,贪多嚼不烂,如果能把布匹做好,以后有的是布商来始安郡。
郁林郡郡守赶紧揽下了制作箭簇这样的任务,连单价都商定好了,每支箭赚不多,但积少成多。
而且他们还可以以物易物。
洛媱也高兴,这样永平郡的匠人们就可以从某些简单的劳动中脱离出来。
他们很快就分配好了,有的做储备粮,有的做武器,就算这些都没了,还可以做专业的施工队。
这是洛媱早就想做的了,民间没有建筑公司,需要铺桥修路都是靠征徭役,也就都是民户。
但岭南需要修的路太多了,到目前为止,许多官道还是山路,连车马都过不去。
如果有专业的施工队,就能到处施工,不用考虑耕种问题,也不用考虑温饱问题。
“大人,外面来了一位老者,自称是合浦郡的郡守,可是……”门房一脸困惑地说:“可是他孤身一人,连个侍从都没有。”
洛媱站起身,对众同僚问:“不知哪位大人见过合浦郡郡守?”
最后只有郁林郡的老大人回忆着说:“老夫对他还有些印象,二十年前,我与他一起去交趾郡给当时的尤大人贺过寿,记得是个脾气古怪的人,谁的面子也不卖,这些年也没听说他的事情。”
合浦郡已经是大梁的最南边了,人口稀少,朝廷很少会关注这地方,郡守更是不会轻易换,因为路途遥远,死在半路的概率极高。
洛媱的邀请帖是发出去了,但她并没有做好这位郡守大人会来的打算。
明明之前的联系全都无疾而终。
洛媱对众人拱手说:“那晚辈出去迎一迎,各位大人请稍候片刻。”
郁林郡郡守与洛媱一起,他也想看看这位老同僚如今是何模样。
出去的路上,这位大人还说了一些旧事,关于那位合浦郡郡守的,但真假难辨,如今已经没人提起了。
他叹气道:“依稀记得,他曾经也是个意气风发的青年才俊啊。”
这话洛媱无法反驳,谁年轻时还不是个意气风发的 青年才俊?
到了门口,洛媱就见一布衣老者坐在她家门口的台阶上,只看背影格外萧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