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您放心,但凡有一张不好的纸,您只管跟我们说,下回肯定给您补了,我们造纸坊也是刚开张做生意,不会砸了自己的招牌。”
洛媱指着张管事说:“给郡守大人的纸张可不能卖贵了,得给友情价。”
张管事看了一眼楚晏,笑眯眯地说:“这个您得跟我们大公子说,价格不是小人定的。”
两个定价的人互相对视一眼,然后演起了双簧。
沈念尧对现在的价格很满意了,纸张价格比原来降了一大半,光是这笔开支一年就能节省好多。
郡守府上下没有一人反对,甚至许多人跟他打听供货的商人。
楚家在各郡县都有笔墨铺子,从前卖的都是外地商人带来的货,如今铺子里全换上了自制的东西,价格断崖式地降,在岭南文人圈子里引起了轩然大波。
一开始,大家以为是店家做的优惠活动,都呼朋唤友地去购买。
还有小商贩以为得了便宜,花光钱财囤大量的纸张和笔墨回去,准备过段日子再原价卖出去,赚个差价。
等过了几日,他们发现,价格还是那个价,并没有涨回原价,而且楚家有自己造纸坊的事情也传遍了岭南。
那些小商贩无法,只好背起自己囤的货,带到外地去销售,总不能白干这一单。
“沈大人稍等两个月,封川县那边的造纸坊也能建好了,到时候给郡守府供应纸张就不必从这边运过去了。”
“楚家的财力还真是惊人,楚大公子看不出是个会做生意的。”
楚晏表情淡淡地说:“楚某不需要会做生意,有人会就行。”
他的“有人”指的是洛媱,但沈念尧以为他说的是那些经商的管事和掌柜们。
毕竟楚氏商行确实很出色。
如果不是受地域限制,楚氏商行应该还能发展得更好。
“洛神纸很好,我已经派人往都城送了一些给亲朋好友,楚家只要能保持纸张的质量,往后靠这一门生意,就能当传家的祖业了。”
纸张生意与其他生意不同。
做其他生意的商人是商人,做纸张生意的可不叫商人,做得好,随便都能得个朝廷的捐官。
当然,楚家不同,楚家也不稀罕当个捐官。
但造纸世家全都是代代相传的百年基业,楚晏能有这本事,楚家将来也不会局限于岭南。
“多谢沈大人,大人如果不嫌弃钱财俗气,往后您可以替亲友代为购买,每一刀纸您可以抽五十文的报酬,给您买酒喝。”
五十文听着很少,但这是无本买卖,只要量大,就能空手套白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