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大的威胁则是来自北方南下的法国北方集团军。
德军北上试图狙击他们的预备队大约三万人还在集结开进的路上,在山地繁多的南方想要调集部队进行机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万幸的是对面的法国人也是依靠两条腿走路,除了从已经攻占的城市强行征用了一些车辆和马匹,大部分法国部队也只是老老实实走路。
戴高乐把北上攻克鲁尔区的任务交给了自己的下属,因为他知道南下的这支部队才是重中之重。
要是南下的包围失利了,那么鲁尔区的胜利无足轻重,南方战场才是重点。
所以他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他把北上的部队抽调了一个师加入了南下的方向。
给上级申报时仍然宣称有五万人北上攻击鲁尔区去了。
反正在他看来,鲁尔区只要能够拿下就行了,至于什么时候拿下并不重要。
如果德国投降了,那么法国完全有理由让他们割让鲁尔区。
不过德国人也不是在等死,他们已经在《英德互助条约》签订的第二天就公布了二十万新部队的编制。
无数的退伍老兵正在复员的路上,其中很大一部分已经集结完毕了。
他们平时一直保持着训练,作为一支地下部队而存在。
他们被打散在全国各地以各种各样的理由被政府供养起来。
这是西克特的杰作,这位老将军卸任后依然留给了国防军大量的遗产。
在德法战争爆发后,这批士兵就返回了柏林地区进行集结。
现在英国松开了对德国的限制,国防军立刻组建了十个师的部队。
只要列装完毕,他们立刻就能开赴战场。
装备武器和开进到前线预计要大约一周的时间,这批部队大约十个师会被投入到随后的反击当中去。
他们将首先解除法军南下部队对于A集团军的威胁,随后帮助A集团军挡住正面的冲击,为鲁尔区解围的顺序则排在最后。
德国的高层意识到了哪个战场才是决定性的因素,所以他们毫不犹豫地把自己能动用的全部力量全部投入到了反击当中去。
而法国的政府就没有如此的远见,他们犯了跟希特勒一样的错误,在最关键的时刻选择了分兵,这削弱了法军的力量。
4月,南下的法军不断推进,空虚的西部城市没有给他们造成任何的阻碍。
他们一路顺利地前进,直到接近了曼海姆。
在那里,他们跟前来阻击的德国国防军的预备队大约三个步兵师撞上。
德军并没有打算跟数量多于自己的敌人打野战。
由于时间仓促,来不及构建阵地,于是他们在简单交火后干脆退入城中固守。
法军发动了几次尝试性的进攻,不过德军很快就给他们上了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