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与迅捷剑,发展到现代奥运比赛项目的重剑运动,在技术技巧上略有不同。
小衙内严格按照,“膀乍打人、胯乍踢人”的传统武训,死死盯住阿波菲的腰胯和肩膀,以“一退破千招”的方式,躲开两次打击。
对方的动作突然变快,腰胯下沉,右肩前推,这是弓箭步突刺的前兆。小衙内来不及后退,就用左手的檀木短棍,从脖颈向胸腹部,做扇形格挡。
这种技术,传统武术称为“内拦”,现代搏击称为拍击或者截击,一般用于防御,运行路线较长,动作预兆较大的腿击或者兵器攻击。
所有的防御动作,其实都是概率性的,都有运气的成分。
但对方打击的部位,大概率是从面部到腹部,这一段的要害区域。小衙内的扇形运行格挡,只要横斩到迅捷剑,改变其前进方向的一小点角度,就能卸去大部分力道,还能让武器偏离自己的要害部位。
“内拦”和“外搬”等传统武术的格挡阻拦技术,类似足球场上守门员扑点球:胆识、力量、运气、速度和技术缺一不可,都是迫不得已时的无奈之举。
单纯的格挡,只会招致连续不断的攻击。小衙内劈斩迅捷剑的同时,双脚快速向右侧横向移动,利用阿波菲左手匕首短的距离差,从空档里侥幸逃脱出来。
但左肋还是被迅捷剑擦伤了,火辣辣的痛感,让醉酒的小衙内清醒很多。幸亏当时格挡及时,否则自己的肝脏,就变成一剑两洞了。
雁翎刀如果只划割,臂膀或者大腿的肌肉群,一般不会死人,最多是重伤。檀木短棍不重击后脑或者颈椎骨,也很难致人于死地。
但迅捷剑的穿刺伤,在现代科学仪器和医疗技术出现之前,几乎等同于致命伤。阿波菲左手还握有匕首,可以随时补刀。
既然你心狠手辣,就别怪我痛下杀手了。
“雕虫小技,竟敢班门弄斧,大威天龙!”
刚才下劈到迅捷剑的檀木短棍,已经惯性滑到尽头。小衙内反转手腕,在阿波菲左手匕首尖的距离外,横向砸击对方的脸部,并快速反弹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