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人或者动物受伤流血后,如果不及时救治,在寒夜里体温流失特别快,还容易感染“破伤风”。
这种战马理论上可以挽救回来,但需要花费一大笔钱。明末榆林卫一穷二白,还不如杀了吃肉省事。
又因为鞑子入侵,很多农田遭到破坏,明年冬小麦的收成,估计要打骨折,严重的春荒不可避免,那些地主商人只会哄抬物价,不会开仓放粮的。
尤世勇和侯百户,代表昏睡中的小衙内,与其他军头友好沟通后达成分赃协议:山谷里面不到四百匹的健康马和所有的鸟铳归自己,其他的甲胄、兵器、伤马统统留给他们。
鞑子临时营地里的粮食、绵羊山羊和布匹,按出兵比例均分,其他全部物资归小衙内。因为这些财产的原主,几乎都遇难了。至于死鞑子的脑壳,全部都送给参战的军寨营堡,小衙内一个都不要。
那些军头也眼馋健康好马、鞑子临时营地里的骆驼和驴骡。但现在自己的粮食都不够吃;大雪覆盖下,想获取普通草料也不是件容易事情;寒冬过后还有更严峻的春荒。
考虑到自己一家老小、亲戚子侄、朝夕相处的士卒和几个相好婆姨,还是分马肉、分粮食、分布匹、分羊比较靠谱。
他们也眼馋鞑子的精良鸟铳,但那东西口径大小不一,对后勤和人员训练的要求比较高。可这大冬天的,让兄弟们吃饱肚皮就不错了,还折腾个毛啊?
况且黑火药在冬季烧煤烧柴的屋子里,搞不好就有可能爆燃。放在屋外,又容易受潮失效。算了吧,还是别整那些没用的。
缴获的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镋棍槊棒,拐子流星;带钩儿的,带尖儿的,带刃儿的,带刺儿的,带峨眉针儿的,带锁链儿的,一样能守寨堡,还比较省心。快过年了,别给自己惹事了,安全第一。
对了,那些鞑子身上的好皮袄和棉衣棉甲,已经被兄弟们扒下来穿上了,小衙内的人员一件都没抢,现在想吐出来平分都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