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这东西不方便携带,小衙内做好后,就在平虏寨留存了一百个。因为这里,是他提前精心挑选的预设战场。
平虏寨一个都没用,全带来了。因为昨天鞑子只是骑马射箭,没有步战攻城,也就没有用上。半夜出发时,小衙内让投石棍兵全都背过来了。
二十个民兵投掷两轮,即四十个火罐后,马上有两个家丁冲上去,投掷小号火把。
这片黄土崖的窑洞有三层,为了安全,也因为人员战损,最下层的窑洞空着。鞑子们都住在中层和上层,正好方便民兵抛投。而鞑子却没有办法向下射击,因为对面就有弓弩和鸟铳瞄准他们。
火焰迅速在第二层窑洞门口燃烧起来。因为提炼技术有限,煤油杂质太多,黑乎乎的浓烟腾空而起,遮蔽了最上层鞑子的视线。
第二波二十个民兵,抱着带有提手,上面捆有麻绳的火罐冲上前,通过圆形摆动利用离心力,把火罐投掷到最上层的窑洞门口。这种武器原型,是倭寇的“焙烙火矢”。
还是一样的配方,四十个用蜡封口的,肚大口小的陶土罐子,落地破碎。随后而来的火把,点燃了这冬季里的一把火。
古代火攻,因为原材料限制,主要靠浓烟熏呛敌人。现代火灾,其实也是熏死比烧死的人多。
火焰高温还可以毁坏箭羽、弓弦筋角,让其失去原有的杀伤力。
原本躲藏在窑洞里的战马,受到惊吓,拼命跳跃挣扎。窑洞本来就不大,为了防止踩踏受伤,鞑子只能把它们放出去。
在外面的烈焰和浓烟中,晕头转向的战马,几乎都坠落土崖。自然会有老百姓去哄抢和分割。
抓住这个时机,小衙内要求民兵把剩下的二十个火罐,争取精准投掷到窑洞里。
为了尽可能的破坏鞑子弓箭,其他人也按照命令,拼命往窑洞里扔火把。没了战马和弓箭,鞑子就是菜板上的鱼肉。
28个一直看热闹的鞑子奴隶兵,被安排去清理,通向中上层窑洞道路上的障碍物。因为火焰逐渐在熄灭,只剩下缕缕浓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