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障碍的情况其实很危险——尤其是对于宇航员这个工种而言。在距离地球如此之远的距离上,任何决策都有可能导致舰毁人亡,任务失败。载人火星登陆任务为了能够保证极端工况下的任务成功,也是为了保证乘员安全,从飞船底层结构上赋予了手动操作最高权限。
“留守不能只留郑姐一个人。”席尔瓦一边忙活着手上的物资核对,一边说道,“她的情况刚稳定下来,不知道还会不会有波动——人手工操作的权限比AI还大,咱们全都登陆了,轨道舱可能会不太安全。”
“登陆任务需要有指令长,菲尔德不适合留下。”席尔瓦继续说道,“我是飞行员,对驾驶曙光七号有经验。其他人都是载荷专家,需要直接到火星上才能展开工作……”
并不是受教育程度越高,就越容易在这种环境下说出什么千古不朽名言。哪怕曙光七号乘员的学历最低为工程学硕士,但在这种前所未见的景观面前,大家还是普遍觉得只有这个词最能表达出自己的感叹。
曙光七号成为了火星的第三大卫星,将在两天后同样进入火星引力范围的曙光六号因为设计和功能配置原因,比曙光七号稍小一点——它可没办法和曙光七号竞争“火星第三大卫星”的殊荣。
虽然付出了如此惨痛的代价,但回报也同样“丰厚”。情绪失控的郑燕迅速恢复了理智,尽管偶尔还有头疼和关节疼痛的症状,但总体来说,她的情况已经重新恢复了稳定。
郑燕本人对于自己的情绪失控并没有印象。但是结合监控视频、乘员口述和航天总局的控制台回应分析,郑燕也认为自己确实在当时出现了认知障碍。
虽然痛苦并无意义,但赋予其意义,能够很好的帮助人类熬过最困难的时候。只要有了意义和希望,再苦再难的日子总有过去的时候,
虽然人已经恢复了理智,但郑燕仍然需要经历一番痛苦。比如她无缘首批火星登陆名单,并且有可能需要一直停留在距离火星四百公里的轨道上,一直等到整个载人登陆任务结束。
对此,郑燕评论道,“人还是得稍微胖点,这样才算得上沉稳。”
头发油腻凌乱,两眼布满血丝,黑眼圈浓的像是被人打过,而且声音嘶哑,满嘴是泡。这不只是唐庆隆的外表描写而已——整个实验组,从杨伟民到穆知然,甚至就连朱塞佩也是这个模样。
看着屏蔽室的门缓缓关上,陆沉一屁股坐在了墙角边。
“实验开始——赶紧回去睡觉吧。”唐庆隆对着屏幕里“不成人形”的组员们说道,“我再盯几个小时,然后你们来替我。”
。